“假如死神是个小孩子,那么他一定是天底下最孤独的小男孩…….他注定只能一个人踽踽独行,只能说话给自己听,而他的那种神秘深邃的眼神是凡人无法理解的,他脑海中的神秘,是凡人无法承受的。”
科里在小伙伴死后,终于悟出一个道理:自己根本不了解什么是死亡。即使经历了一连串的死亡事件,对于只有12岁的科里,死还是无法理解的世界,他不相信空洞的“天堂”,他在思考死的意义同时,也在思考生的意义。书中有一段,他在火车上遇到三个奇怪的人,他们带他在“成人的城市”中走了一圈,科里看到了各种痛苦与无奈。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实的世界太残酷,于是他决定回家。
在知乎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学校不告诉孩子社会的真相?”提问者觉得,社会是残酷和黑暗的,孩子提早知道人性的丑恶才能保护自己。回答很多,有人都觉得个人的认知是片面的,有人说应该保留孩子对美好的向往的权利。我想,没有比成长更困难的事情,人的成长不单单是18岁前,智慧的成长是不断的而曲折的,或许到死那天,才能说:“我长大了”。
曾经有一阵子被疾病困扰,看了大量关于生死思辨的书籍。为的是安抚自己对于疾病与死亡的恐惧,后来发现虚惊一场,于是心理警报解除,但也觉得在恐惧边缘游走了一圈,对于死亡是有了一定的了解。最近,再做一次身体检查,医生看完后说,看得不够清楚,让我两天后再去复检,心里的警报又再次拉响。我才真正的明白,对于死亡的真的一无所知。随着年纪的增加,死亡的恐惧有增无减。科技既带来重生,也带来痛苦的隐忧。你可能不会死得那么干脆,你可能会死得很漫长与痛苦。一个人只有真正与死亡接触过,才能说你见过死亡,但不代表你就懂得它。死亡是最孤单的事情,你只能自己面对。
四年前第一次读这本书,当时边看边哭,无论是老师、同伴、小狗的死亡都让我印象深刻。再次重读,我竟然不再流泪,而且动我的情节也与当时不一样。这次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约翰尼被打后的改变,由于尝到了痛苦的滋味,于是作者认为“灵魂中那种自由奔放的神秘力量似乎已经消失。”而这正是大人与小孩的区别。他认为小孩子应该不知天高地厚,丧失掉了,就变成了大人。回想自己,自从小时候在从自行车摔下来后,虽然偶然还是会骑车,但都是小心翼翼,充满慌张不安。人的身体与精神都会成长,但不代表是往越来越好的方向,也许是妥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