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天时间,断断续续的读完胡迁的《大裂》。很遗憾,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到了这样的一本书,并且比较喜欢。
对胡迁的离去,多少感觉格外惋惜。然而这种早逝带来的惋惜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被一遍遍的验证成必然。犹如作者小说中书写的每一个人物,也许,这也是胡迁的宿命。
阅读小说的过程很容易联想到余华早期的那些中短篇,《鲜血梅花》《十八岁出门远行》等等。但胡迁的文字却又是截然不同的,是另一种叙述。如果说余华早年的写作是死亡叙述的话,那胡迁的写作就是宿命叙述。
小说里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透出来的状态都充满了悲伤,这和同为八十年代生人的郭敬明那种强行忧郁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大象席地而坐》《荒路》都悲伤极了,虽然篇幅很短,那种深入骨髓的无可适从却弥漫的遍天遍地。
整部小说集里,唯一的一部显得轻松的故事就是《气枪》了,剧情也是跌宕起伏,令人莞尔。
作为书名的《大裂》更像一则寓言,只是字里行间书写的还是宿命与无奈,甚至铺天盖地的虚无。
对于胡迁的文字语言,我也是喜欢的。这是一种不同的语境设置,大多数情况下句子都是被进行了倒装化的使用,然而读起来却一点不拧巴,这是很奇怪的语境,却也是一种浑然天成的技巧。
1988年出生,却止步于30岁之前。古话说,三十而立,对于胡迁来说,其实早已算是立业了。毕竟留下的这些文字让我感到感到汗颜。这些都是我还写不出来的文字,想来,与字结缘的人也是需要天分的。一想到这,更平添了我许多愁绪。
在本书的后记中,作者说自己跨过了青春小说的写作阶段,他感受不到青春。对这一点,一样的戳中我,心有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