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到天河参观学习,听课《黄河颂》。本非语文专业,但按学校“有观必议”、“一优三建议”(1+3)的要求,做了议课。仅作为个人的观察记录,并未进行交流。
授课教师很年轻,但教态亲切、能与学生良好互动,把微笑带进了课堂,课堂气氛融洽和谐。总体上还比较成功。
从教师个人发展,以及教学要求的角度,提出个人三点建议或思考:
1、 导学案要优化。导学案设计还是有亮点,比如留空,要求学生预习后能提出疑问等等,但个人认为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导学案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而应该是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有效编排,促进理解,让他们更加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完成字词句等识记类知识的课前准备,并通过设疑、质疑,来激发学生思维,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比如,在导学案的知识链接中,只是简单罗列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的名字(在每个乐章后,标出混声合唱,男高音,或对唱,个人认为,这样处理太随意,无效的消息会干扰主题)。在这种相关背景资料提供中,我认为可以跟进设置几个小问题“从篇名看,八个乐章分别展现了什么”、“黄河颂在全部作品中的作用”等,这样可以更明确的点题,让学生在预习中关注、思考,更好地从整体、历史的角度看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领悟其中的精神(这也是本课的三个学习目标之一)。
2、 课堂引入要思量。上课伊始,就欣赏《黄河颂》的视频,然后请学生描述感受,课堂迅速得以启动。这种处理有其优势,学生进入状态快,但这样还是语文课吗?说是音乐欣赏课,估计也没多少人反对(整堂课四十分钟就放了两段视频,演唱会和诗朗诵)。既然是语文教学,我们就要更着重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受能力和再现能力。开篇经过一番视听的强冲击,后面的文字表现,对于学生来讲,估计就索然无味。相反,我们如果把视频放到后面去,学生在体验过文字魅力之后,再去感受现场的壮观,这时候文字魅力就不会冲淡现场感受,反而会强化或者引领现场感受。
课堂引入的作用一是要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二是要唤醒或激活已有知识,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打好基础。但再好的开始也只是开始,不能做过了,引入要引而不发!
3、 教学指导要具体。教师指导不具体,就是教学不落实。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会做批注”,但怎么去做批注,教师要结合实例具体示范。学生朗诵也好、通读课文也好,教师都要进行明确而适当的点评。读的好,好在哪?不好,怎么不好?如何纠正?等等。可能是听课人较多,或许是信心不足,这样一堂朗诵课,除了放视频,教师对那些关键词句的朗诵没有做出任何示范。荆州期间,余映潮老师亲口告诉我,他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到监利后,为了培养自己的朗诵能力,每天会独自一个人,几十甚至上百遍的大声朗诵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看来,青年教师的基本功培养需要常抓不懈。
另,有启发的内容:
课堂“聆听无声、讨论小声、发言大声、质疑有声”;
成长导师(德育和学习),6人一组,两周一次活动,时刻让孩子清晰自己的小目标和大目标及达成度汇报,与家长面对面互动等。两年优秀可作为班主任参评职称;
人在流动中增值,6次发挥潜能;
学校工作“察纳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