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也不简单的科举
晨起看到六神磊磊谈关于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震惊之余,便将有关考题及故事复制下来:
一、唐朝考题很有趣,没有想象力者不得入门。我把六神磊磊的文章中较有趣的“高考”题摘要如下:比如,唐德宗贞元九年考题是《风光草际浮》。那一年刘禹锡,柳宗元都发挥很好,双双考上进士。
贞元十六年的题目叫《玉水记方流》,白居易去考,开篇写的是:“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凌厉点题,水中有玉,漂亮!”结尾写:“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抒发怀才不遇、千古伤心之感慨,余味无穷。那一年,白居易进士及第。
开元十二年去考试,祖咏拿到的题目是《望终南余雪》。祖咏写出了咏雪的传世名篇: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本来规定要写十二句,他写了四句就交卷。老师问原因,他还耍酷,说了两个字:“意尽!”意思是,四句正好,我已经表达完了,不写了!老师居然让他过了,给他进士。
天宝十载,钱起的考题是《湘灵鼓瑟》。这是从屈原的诗里来的,还涉及到一个爱情悲剧,是说舜帝的夫人娥皇、女英寻夫不遇,在湘水为神,鼓瑟玩音乐,想老公。钱起写出了有史以来最梦幻的考试诗之一。最经典的是结尾: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唐朝有趣的考题还有:国家级的考题如《夜雨滴空阶》《早春残雪》《七月流火》;地方级如《秋夕闻新雁》《窗中列远岫 》《水始冰》《月中桂》《风雨闻鸡》《残月如新月》。唐朝诗人郑谷交上去的《残月如新月》:荣落何相似,初终却一般。犹疑和夕照,谁信堕朝寒。水木辉华别,诗家比象难。佳人应误拜,栖鸟反求安。…
我总觉得这些题目,无想象力没有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力是做不出好诗的,那种闭门死读书的人肯定过不了。我们现存所看到的唐诗大多是诗人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亦情亦景写下的,这使于最好的证明。
二、考试内容简单,范围很明确,就是四书五经。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当今的高考题目范围相较于科举来说,是多广深难了,学生的负荷较重,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三、注重选拔人才。考试结果重文采与策论,在有限的时间里,在固定的格式中,要体现文采,又要对时论有所裨益,自然考验了一个人的功力与功夫。有了行万里路的功夫,有了反复推敲的功力,就有了彰显才华的实力与机会。将所学融会贯通,又懂得社会变迁的大势,才能写出震古烁今的文字、让当权者动心动人的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在考量人的文字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