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乡村系列(一)
千年粪香
一块土地如果完全不使用化肥,结果如何呢?有人在北京做过相关的实验,结果发现一年后土地减产10%,三年后减产50%。其实,大自然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系统,你看那野地里的野花野草,它们年复一年地生生灭灭,其碧绿和芬芳却千年不改,原因在于,绿色植被腐烂后,其本身的养分依然停留在原处,无论岁月如何变更,土壤肥力并不会显著改变,正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进入农业社会后,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受到严重的破坏,盖因人类种地,总不会让庄稼自然腐烂在地里,而总要采食地里的出产。春去秋来,这样的索取便耗尽了土壤的肥力,当土地产出抵不过劳力的付出时,这块土地便会遭废弃。但人类的先祖很早就发现焚烧秸秆树枝留下的灰烬具有肥地效果,是以人类发明了“刀耕火种”。据说,中华始祖之一的炎帝发明了农业,“炎帝”的“炎”字当属会意字,由上下两个“火”字重叠而成,表示火势旺盛,火光冲天,由此可想象炎帝当年带领先民伐木焚山的火热情景。
草木灰的肥地效果有限,过不了几年,土壤肥力便会衰退到不值得耕种的地步,所以,上古时代的农民不能营定居生活,只能像游牧民那样不断地迁徙。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精耕细作的农业时代,农民的住所固定了下来。除了各种农耕法的发明,人们还学会施肥。在现代化工业尚未诞生的年代,这肥料当然只能是农家肥,主要为人畜的粪便。
既然已经不再迁徙,土地就不能随便抛荒,因此,保持土力就变得相当重要,其中,施用农家肥是主要的途径。因此,我国先民发明了各种积肥的方法。
先说各种禽畜的粪便。禽畜的粪便是农家肥的主要来源。农民蓄养的禽类以散养为主,其粪便不好积蓄。南方常见的畜类主要有牛、猪、羊,羊以散养为主,白日里漫山遍野地跑,而且常常随走随拉,其粪便不好积蓄。故此农家粪肥以牛粪和猪粪为主,其中以牛粪的量为最大。一头成年牛平均每日大概要吃一百斤青草,所排出的粪约二、三十斤。一圈若养俩牛(通常为一只母牛加一头小牛),一月便可积蓄一吨牛粪,那数量可是相当可观的。
牛这畜生可不像猫,它极其不讲究卫生,既在圈里吃,也在圈里拉;既在圈里拉干的,也在圈里拉稀的。晚上,它还躺在自己的粪尿上睡觉,要在夏天还好,在天冷的日子里,主人担心它着凉,便在圈里垫上秸秆,好让它躺得舒服些。没过多久,秸秆变湿,主人只能另加新草。最终,这些秸秆都会腐烂,大大增加了牛粪的数量。
牛粪是个宝,但不能直接用于肥田,得先腐熟才行。圈里的牛粪不能自然腐熟,盖因里面太潮湿故也。故此,每当耕种季节来临之前,农户必须先出粪,即用锄头和簸箕把圈里的粪一点点掏出,再倒在干燥的平地上。出粪时,牛粪跟空气中的细菌大量接触,堆成粪堆后,细菌进行无氧呼吸,粪堆里面便会慢慢发酵,温度大致可以上升到七十度。母亲告诉我,这种温度可以把红薯“煨”熟。我怀疑母亲在开玩笑,但她说是真的,因为她小时候试过。我说,那红薯不是臭死了吗。母亲说,用塑料袋包着便不臭了,只是红薯的味道有点酸。还说如果你不信可以试一下。但我终究嫌弃这做法过于膈应而放弃尝试。所以,直到今天,我还是无法想象那用牛粪“煨”熟的红薯究竟是什么味。
经过个把来月的发酵,牛粪变得又干又细又软,抓起一把来,放在鼻子下面闻,依稀可以闻到一股似臭非臭的酸香味,这便是千百年来被农民视若宝物的牛粪肥。用这牛粪肥下地,种出来的果蔬个大味甜,而且还极其爽口。
猪粪的量通常比牛少,但比羊多。养猪和养牛不同,牛圈的地面是泥地,猪圈的地面却必须弄成水泥地。又因猪抵御疾病的能力远不如牛,所以每过一段时间,便得将水泥地面的猪粪尿冲到旁边的粪池里去。时间一长,粪池里的粪尿慢慢变成粪浆,农户用瓢把它舀起来,再装进粪桶里,用一根扁担两头挑,便挑到地里浇菜去了。
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没钱买菜,我们吃的菜从来都是自己种的。既然不买菜,那就要多多种菜。这样问题便来了,地里种的菜多了,猪粪便显得不够用。于是便得出去捡粪。捡啥粪?当然是捡猪粪,因为一些农户图方便,整天把猪散养在外面,随便一瞧,便可见到一坨坨黑色的猪粪。不过,猪的数量毕竟有限,可供捡拾的猪粪并不多,故此,捡粪这一项工作可说竞争性十足,早上你若起得稍晚,便甭想捡到一坨猪粪。作家贾平凹就讲过一个笑话,说在民国年间,陕西农村有一农民,捡猪粪捡不过别人,每天的收获量有限。有一天他愤愤地说,我要是当了委员长(当时最大的官是蒋委员长),那么,全村的猪屎便都是我的,谁都不许捡!
以上所说为禽畜的粪便。人的粪便自然也不可浪费。以前大多数农户都没有厕所,遇到事情紧急了,随便找个僻静的灌木丛便可以了事。也有个别农户在村子旁边建了茅房,茅房顶端和四围盖了茅草,一来可以遮羞,二来在冬日里还可以挡风。里面有一水泥坑,坑为长方形,约一米见深,坑上有一石梁,来人便蹲在这石梁上办事。我常想,若办事之人蹲久了腿麻了,搞不好八成要掉下去,那可就糗大了。但我很少听说有谁真掉下去的,由此可见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茅坑里的粪积久了,同样会变成粪浆,其用法同猪粪相类似。
人尿同样有妙用。在我小时候,每到深秋季节,家里便要种上不少大蒜和韭菜。母亲常说,用尿肥种出来的大蒜和韭菜不仅长得肥壮油绿,而且口感脆嫩,其效果绝非化肥可比。尿肥是在家里积存的。积尿肥得先有尿桶,在过去,所有尿桶都是木桶,我小时候已经很少见木制的尿桶,通常为带耳朵的塑料桶。尿桶通常有两只,一只放在外面的尿房里(这是为白天方便),一只放在卧房里(这是为晚上方便)。故此,每当夜深人静时,你若从人家的窗户旁走过,不难听到里面传出来的“叮叮咚咚”声。尿肥虽好,但吾乡民从不用新鲜的尿液去浇菜,他们相信陈尿的效果远胜鲜尿。尿液放久了,不知道是因为水分蒸发了,还是里面发生了什么反应,它的味道变得尤其臭。每逢有人浇尿肥,方圆几百米内都可以闻得到。闻到的人自然免不了要一边骂,一边笑,顺便嘲笑一番这家男主人的肾功能。
前几年回老家,发现家里的鸡被围了起来。因为村委会通知说,为了搞好文明乡村建设,家禽不能散养了。家里还有几头牛,老父亲说,怕是过几年也不给养了。出去散步时,我发现到处都是水泥路,这乡村的环境确实是越变越好了。茅房不见了,再也不会有人钻灌木丛了,猪粪绝迹了,村里的小孩只吃过猪肉,但从未见过猪跑。我觉得这一切都很陌生。
202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