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镇守洮州卫主官——右军都督签事、荣禄大夫李达小传
李达,字时中,安徽凤阳府定远县昌义乡人,生于元至正十七年。父李胜年少时恰逢着战乱,父母亡故,家贫无依,就跟着傅友德投奔了朱元璋。自此征战杀伐,跃马疆场,为大明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明定鼎,李胜授指挥佥事。洪武二年,在冯胜大军中充任指挥,跟随大将军徐达北征。战功卓著,又被晋升为骠骑将军、左军都督府流官都督佥事。后奉命任辽东卫指挥使,镇守辽东。洪武三十一年二月,病逝于任上。
李达生于军旅,自小英武勇略,气力过人,又好习弓马,遂拜师学艺,使得一手好枪法。又且好读书,常以关圣为榜样,秉烛夜读,潜心用功,修文习武,诸子百家,兵书权谋,无所不通。终于有了成果。其时风华正茂,指点江山。与人坐议,尝阔论行伍阵战,埋伏引兵之事,大合兵书要略。
时人皆曰:“此子久后必为国家良将!”十六岁时,跟随父亲李胜出入军旅,见识阵仗,阵前筹策辄有奇谋。父李胜愈加喜欢,遂加意培养,遇有战事辄令巡哨出兵。经过几年历练,李达渐渐地长大成熟。随父转战南北,在与大元朝军队作战中,屡立战功,封昭信校尉,半年后升承信校尉辽东左卫前所管军百户,官阶正六品。寻升大同卫指挥佥事,官阶正四品。后随冯胜深入漠北,长途奔袭,大挫呼尔赤骑兵。太祖嘉其勇武有略,遂予以提携,使其独当一面。
洪武十六年夏四月,升任南海卫指挥同知,在任整肃军纪,军民和谐,其口碑亦颇好,这在地方具有实际兵权的武官中亦不多见。
洪武十八年,调任湖南郴州卫。翌年,奉命率三千步卒随傅友德赴云南平叛。此后,一直转战于两广云贵一带,征服惠州、智取兴宁,收复西苗,解围大理,以勇略率兵征服缅甸诸蛮,协助沐英、马烨等镇守使大员,为稳定西南边境立了不少功劳。
洪武二十一年四月,授昭勇将军世袭指挥使,自此跨入了将军行列,官阶正三品,军衔正师级,相当于军分区首长,有了相对的地方军事专断权。往后几年李达在大西南拓疆扩地,平息反叛,收复蛮夷,建立军政机构,整顿地方治安,恢复社会秩序,帮助百姓发展经济,功勋卓著。
兵部每年的卫所武官考绩皆名列前茅。太祖深以为喜,赏赐有加,嘉勉不断。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初四日,太祖敕李达制曰:
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必资威武以安黔黎,未尝专修文而不演武。朕特效古制,设武职以卫治功,受斯任者必忠以立身,仁以抚众,智以察微防奸御侮。机无暇时,能此则荣及前人,福延后嗣而身家永昌矣!敬之,勿怠故勅。
建文元年,转任河南彰德府都指挥同知。四年正月,升任陕西都司都督指挥使,官阶正二品。永乐元年四月,调任洮州卫。
从此,李达在洮州鞠躬尽瘁,忠于王事。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和天顺五朝四帝,一生呕心沥血,宵衣旰食,风雨洮州四十一年。期间,带领洮州卫同知、指挥佥事及各司衙门官员僚属,勠力同心,全面贯彻落实朝廷治理番区的政治方略,治下僚属没有发生过贪腐、侵渔等损害军民利益的事,支持培养了洮州昝土司和杨土司、两大世袭土司和小杨土司家族。
终明一朝,部族头人、高僧大德贡马不断。士农工商繁荣发展,经济社会稳定,人文风俗淳厚。在洮州整修关隘,屯军垦田,崇文立武,教化风俗,输茶纳马,城乡守望,里甲互保,商业繁荣、农耕兴盛,军民互助,社会安定。把洮州卫终于治理得井井有条,儒学、医学兴焉,道录、僧刚盛名。人文风俗教化,百姓宗教敦睦,民风淳朴,百姓乐业。并于永乐七年、宣德四年和正统初年,三次遭人构陷,所幸有惊无险,并没有影响李达仕途。
大明朝太祖、永乐都对李达勉励有加,仁宗朱高炽见贵妃李金花悬着父亲的画像,遂题赞曰:
武胄之杰,忠臣之流。世官品禄,与国同休。
又对贵妃说道:
朕题赞,非他,是为天下立楷模耳。国家选官,是要忠勤国事,爱民体恤,替朕宣仁,牧民修养。仓廪实而民安乐,此国家之根本也。今宜布告天下,使咸明朕意。
英宗朱祁镇甫继位,即于宣德十年二月二月二十五日,提升李达将军为右军都督府都督签事,仍命驻守洮州卫:
奉敕镇守陕西都司洮州卫都指挥使李达:卿祗事我祖宗多年,所出守疆,绩效劳勋。朕今即位,嘉念老成,特升卿为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仍镇守洮州。赐银四十两,彩币三表里,其益竭忠诚以副朕命,钦軽哉!故敕。
这是年幼的英宗登基后给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及其主官李达颁布的第一道圣旨。
正统七年四月李达上书,以老迈无力请求致使,未准。九年闰七月,再次上书祈退,朝廷遂准。并敕协守都指挥佥事李信,暂时代理。一年后的四月十一日傍晚,李达逝世于家中,享年八十八岁。朝廷赠荣禄大夫爵,赐坟祀田五十亩,家人十户住守坟墓,耕耘供祀。
朝廷遂命工部、礼部、吏部差人往洮州致祀。朝廷很多大臣都题写挽联挽诗悼念,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讲王英的挽诗:
边西一旦倒长城,人事风寒动帝京。
戎马秋霜鸾凤侣,将台暮雨虎报声。
玺出勒典朝廷祭,金马功勋世族名。
韬略家门遗令子,班杰玉笋继簪缨。
工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讲高谷的挽诗:
镇守洮州质氐羌,槐天大梦事吴当。
祭文玺诰光秋月,墓志铭旌影夕阳。
虎号威仪名帅府,鹰扬声势配祠堂。
贵妃高阁思情义,泪湿青衣哭断肠。
工部派人在卫城东北石岭山下仁宗贵妃金花娘娘墓旁修筑坟茔。李都督坟茔也有翁仲、石牲、石虎等排行,量地皆照正二品职官规制,高谷亲撰《李都督墓志》铭文:
奉敕镇守洮州荣禄大夫、都督府都督佥事李公达,乃左军都督李公胜之嫡长男也,随父侍国朝皇族,奋扬武威于百战,勘定功著于四方。授宫南海卫指挥,累至陕西都指挥使。
永乐元年,太宗文皇帝特命镇守洮州,抚安军民,控制戎狄,招降番夷,贡马成万,擒杀暴逆,献功无数。宣德十年,敕升今职,仍旧镇守。历四十年间,威震边西,千里冰静。创墩台瞭望,处处农猎;开卫学教化,家家诗书。时丰俗美,中外肃然,实赖公之力所致也。
俄至正统十年,在任寝终。生于戊戌年五月二十三日申时,享寿八十有八。蒙朝廷差官大祭,修坟安葬城西二里。此所以洮人哀慕不已也。
正室张氏夫人先公卒,继室王氏生子六:长曰瓛,袭本卫指挥使。次曰瑄,三曰璟,四曰琮,皆有才智可称。五曰琏,先秦王府仪宾。六曰瑺,尤孝友。
八女:长适北京指挥使韦钊夫人,次适洮州守备都指挥陈玘夫人,三封仁宗皇帝贵妃,四适巩昌卫指挥赵得淑人,五适巩昌卫指挥雷玘淑人,六早夭,七适本卫指挥杨谕淑人,八适分守凉州总兵官都督赵英夫人。盖儿女各有家室,而其孙尤盛矣哉。
嫡孙曰隆曰陵,长瓛所生。曰文曰秀曰敬曰义,此瑄所生。曰生,三璟生也。曰荣曰森曰良曰芳,四琮生也。曰镦曰铨曰铉曰锦曰钥曰镇,皆琏之嗣。曰贤,又瑺之传。公之有福有寿有子有孙,始终荣美如此,可无忝于先人矣!
因公子瓛哀求刻词,传之于不朽也。余遂按状志其墓云。
墓碑正面:镇守洮州荣禄大夫佥右军都督李公墓碑
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王英书丹,礼部尚书胡濙篆额。
李达将军的墓在城西其三女李金花即仁宗贵妃娘娘墓旁。先是,贵妃回乡后,于宣德七年逝,皇上赐葬洮州卫城西石岭山下。李达辞世,朝廷准予在娘娘墓旁修筑坟茔安葬。百姓俗称“李家坟”。
正统十三年四月初七日,皇上感念李达将军劳苦,遂颁旨,差礼部郎中滕员齎捧香币赴洮州卫祭祀李达将军墓,皇上亲撰祭文:
卿敬事我祖宗多历年,所嘉念老成,出守边陲踰今四十余年。竭忠效劳,遽终于彼。简在朕心,遣官致祭卿。其安格勿替。
李达将军在洮州为朝廷积极输茶纳马,至正统七年,洮州卫辖下各部族、高僧、洮州卫收购蓄养官马等、前后为朝廷输送良马两万七千多匹。又奉命训练精装,前后多次参与成祖北征,为洮州繁荣发展和大明朝皇图永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洮州卫志、厅志皆给予李达及其家族很高的赞誉:“创墩台瞭望,处处农猎,开卫学教化,家家诗书,时丰俗美,中外肃然。”其一生恪尽职守,鞠躬尽瘁,造福洮州,百姓拥戴。
民国时大学者顾颉刚先生在洮州见到李达将军画像,遂题赞:
一代开疆功德永 千秋奉祀子孙贤
李达长子李瓛,字廷玉,实际为李达发妻张夫人所处,为人谦和,少从先生司马明,诗书礼仪、文韬武略,却也学的精通。正统七年袭指挥使职,正统十二年八月初八日,奉着父亲李达给皇上的谢恩书,进京谢恩,英宗十分推崇李达父子为朝廷做出的贡献,遂予以李瓛丰厚的赏赐,并嘉勉。
从李达老爹李胜算起,至嫡孙李曜,其家族七代八人皆为洮州指挥使,效力国家,以至于善始善终,在大明朝确属不易。
今新城西后池李氏、羊永白土、羊沙李氏,相传为其后裔,亦不可知。唯三女金花,小字珠儿,乃大明洪熙仁宗皇帝朱高炽贵妃娘娘,民间俗称“麻娘娘”,仁宗驾崩,与宣德二年奉旨返回洮州,皇家厚赐,泽被百姓。其事迹广为传颂,版本也比较多,而且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象不断添枝加叶,十分离谱。但总是为后世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