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由于任何一个文化民族的东西又都是属于种族的,所以,世界主义作为超越种族的存在,就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语言。在一起需要直觉去处理的场合下,世界主义只能是笨拙的,遇到危险的时候它就只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主义是书本上的知识,尽管理性十足,但除了用一种理性去证明另一种理由外,其余的理性全都脆弱得不堪一击。或者说,当需要去捍卫它的理性本身时,它就暴露出自己软弱的一面。
45、 结果,这些有大智慧的少数人物只好选择才智作为武器,因为只有世界城市的存在为他们这样做提供了前提条件,即世界城市纯粹是智性的,没有根基的,假想中的文明的共同产物。在战国时代的中国,在佛教徒的印度,在希腊化时代和现代的西方世界,都出现过这类天生的世界公民、世界和平主义者和世界调解者,他们同时是费拉精神的领袖。
46、想想我们西方的人文主义和古典主义,古典时代的雅典的智者派,印度的佛陀和中国的老子吧!他们的世界主义观念无疑是对文化民族的鲜明否定。更不用说那些宗教和哲学世界观的坚定拥护者,他们对于一切形式的民族主义都极端轻视。
47、 要做社会进程中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者的决心。这些书呆子式的文人丧失了原始的冲动,只知道严格按逻辑办事,对于真理、理想及乌托邦深信不疑。
48、纵观各个民族的历史,都存在这种无用的人。在智性的历史中,他们声名显赫,这样的名字有很多,但从现实历史的角度看,他们简直是毫无用处的。
49、 因此,摆脱这类人物的消极影响,决定置身于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的文化民族的命运。而能否摆脱这类影响本身又决定于该种族是否具有这种品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施这种行为。在中国的战国时期,秦国获胜是因为众多的诸侯国中只有他摆脱了道教的感情。而罗马民族之所以胜过古典世界的其他民族,是因为它能将其政策措施与希腊化文化的费拉本能区别开来。
50、文化民族在历史上让出其主导地位,不会有利于世界的永久和平,而只能有利于另外一个文化民族。世界和平往往是一种单方面的决心。
51、历史处于两种自然状态的交替循环中,一段时期是奴隶般的服从状态,接着便是一段愤怒的抗争状态,而抗争的结果是引起屠杀,世界和平永远无法消除这种屠杀。
华杉笔记:
不能完全同意斯宾格勒的观点,但今天的反全球化浪潮,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在验证他的预言。不过,不是智性的感情毫无用处,而是智性的感情领导世界,而原始的野蛮总会反复,而且野蛮会征服文明,再被文明同化。世界不是一直进步,而是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