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7《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三档文化类节目在业内取得一致好口碑后,在年末,随着一档叫做《国家宝藏》的鉴宝类综艺“破土而出”后,再一次点亮观众的眼球。
目前,该节目播出一期,却在豆瓣超7000位网友打出的9.5高分,不仅如此,网友们还将其称赞为“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文物上的中国”等美誉。
满屏都是文化
这大概是观众们给这个节目的最大美誉和最有代表性的标签。
从001号讲解员张国立为我们引出节目的形式,由全国九大博物馆的每一个馆藏中挑选三件文物,从这三件的文物的前世的传奇演绎到今生在现今所见证的历史的足迹,并且由九大馆长联袂点评解读,不仅为我们讲解了历史,文化……,更让我们心中深深印刻了三个字——“认同感”。
国家认同感
-
一而统
我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而不同……
中国有五十六个名族;
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在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调侃地域差异,很多时候却忽视了,其实我们都是这个中华大地上的一员。
每个节目都会有自己的噱头,或者所谓的重量级嘉宾,而在《国家宝藏》中,在我看来,真正重量级的嘉宾,除了台上的这些演绎者,点评者,讲述着,更包括了记录历史、文化、那段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的足迹的这九大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湖南省博物馆
河南省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
- 势均而力敌
对综艺节目还算比较挑剔的我,每次选择观看时,总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不会为了消磨时光而消磨时光,也不会被所谓的大手笔大制作而打动却忽略其内核。
在国内综艺泛滥的时间里,很多时候都会被国外引进,或者缺乏独创,甚至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色彩而让观众稍显迷茫。
但,《国家宝藏》应该不会让我们失望。
先不论华丽的灯光舞美,3D立体环绕的高科技舞台;也不论请来了多少明星大咖的倾情演绎;更不论让九大博物馆拿出自己的珍藏,并且用如此平易近人的演绎方式让观众欣赏和认知;
只论这大国重器,它们是活在我们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密码,更是国家历史演变成长的足迹。
如何,不让我们肃然起敬?
如何,不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有满满的认同感?
历史认同感
《国家宝藏》的第一期,为我们带来了故宫博物院中的三件代表馆藏:千里江山图,各种釉彩大瓶,石鼓。
并通过探寻三件馆藏的前世今生,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让历史,让文化活起来。
-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的讲解一开场,便是以“守护人”身份出现,讲述他和故宫故事的李晨。
这个普通人视角的开场,跟博大悠久的故宫本身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反差,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一点都不端着,让我们身临其境,似乎带入其中,并且意识到,其实我们每个人自己,都是历史进程的参与者。
前世
通过舞台短剧的形式,给我们展现了《千里江山图》的由来,让我们回顾到过去的那段历史中去,穿越时空,探寻千年不褪之色的秘密,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宋徽宗这位帝王,伯乐相马,成就绿水青山!
让我最受触动的是,在演绎完,演员静止,张国立老师的旁白响起,让我们再次回到客观的历史长河之中,无论我们如何句读,历史总会有它自己真实的进程和脚步,朝代的兴衰更替,以及在这样的时代中产生了这样一副绝世美卷,都是我们对历史的认同。
认同历史的客观,更认同在历史中留下印记,或没有留下印记的那茫茫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位参与者。
今生
有因必有果,有这样的作品的诞生,即使再巧夺天工,也必然有探寻记忆诞生的最初模样。
这,也是《国家宝藏》寻根究源的值得称道之处。
不仅仅请来了中央美院的老师,为我们真实还原了千里江山图的作画是由五幅而成——水墨,赭石,石绿,绿叠加,青。
除了绘画的工艺的探寻,更探究了画画的工艺,一遍一遍的试验,对技艺的考究,对颜料的挑剔,并请到了制作国画颜料的仇庆年老先生。
现场演示给大家如何制作高品质的调料:
看到这里,是不是更有一种认同感?
这不仅是大国重器,更是大国工匠。
- 各种釉彩大瓶
王凯带我们走进了故宫,来到了各种釉彩大瓶面前,当我们见到这尊瓶子时,也有各种问题,为什么叫“各种”?为什么就是“瓷母”?……
前世
通过演绎乾隆在制作各种釉彩大瓶时,遇到的各种不顺和困扰,以及梦中与雍正,黄公望,王羲之的神交,却始终得不到认可时,他最终还是坚定的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打造艺术之大成。也领略了乾隆的另一番壮志豪情,守护大国匠心!
当然,让大家最最难忘的,莫过于大家对现场演绎过程中的趣味性解读:
但无论如何,在当时的中国,陶瓷烧制的技艺与当今是决不能同日而语,但,依旧能将各种不同温度下的釉彩,汇聚在同一个瓶子上,这样的难度,绝非易事,但却恰恰成就了“各种釉彩大瓶”。
也让我们对当时的时代,当时的那群为此而不懈努力的人们,当时那群在各种釉彩大瓶上留下辛劳汗水的历史中留下或不曾留下名字的人们,肃然起敬。
对那段历史,满满的认可和点赞。
今生
各种釉彩大瓶的故事,当然请来了陪伴他最久时间的人——故宫志愿者来讲解。为我们介绍了各种釉彩大瓶从上到下的十七层釉彩的釉彩类型,花纹图样,产生于何朝代,以及每种不同的釉彩烧制的工艺……
并且,对这样一种文物的解读,给了我们更加励志的能量:
- 石鼓
梁家辉在“石鼓”篇的开场,则说了说自己跟故宫的缘分。在拍《垂帘听政》时,在故宫能够那样安静的接触这里的一砖一瓦,想象着曾经的皇帝会不会从这个角度,看一看自己的家在夕阳西下的景象。
前世
盛世之下,石鼓必然重现世间;而乱世之中,石鼓又会消散于尘世之下,杳无踪迹。
通过司马池与司马光父子之间与石鼓之间的故事演绎,向我们展现了,从古代,一直都秉承着对历史的尊敬,对文化的认同,对文字统一的敬畏,对真的执着……
这些历史中想要留给我们的,都被这石鼓,和它身上的故事铭记,并流传给我们。
这些,都是我们对历史的认同感。
今生
不仅仅古代有对文化的尊重和守护,现代也依旧有这样一批人,曾经或者正在守护着我们的文化。
梁金生老先生一家,在文物南迁的路上,守护石鼓,守护文物,南迁路上以及东归路上,无一件损坏。
这些,都是历史,但也让我们深深的对我们的历史而认同。
职业认同感
而落到我们自身,对于我来说更深刻的感触,就是我们的职业认同感。
九大馆长献身《国家宝藏》,为我们解开尘封的历史,让我们为他们的专业素养而深深的敬佩和认同;
张国立老师的旁白讲解和客观的演绎,还有主持之中将观众期望知道的东西及时问出来,也是对他这份主持职业的认同和尊重;
明星舞台剧对文物的前世演绎,通过他们对那段历史的另类理解,和另辟蹊径的解读与参演,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知历史,认知人物,也认知文物的来历,也是对他们演员职业的认同;
在看《千里江山图》的今生解读时,美院的老师锲而不舍的追求如何高度还原千里江山图而一次次尝试,仇庆年老先生为了制作品质精良的国画颜料而秉承最原始最细致的工艺,对矿石的勘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颜料的制作有着严苛的标准……
这些,都是我们对与职业的认同感。
当然还有那些在故宫数十年如一日的志愿者们,他们爱这份志愿者工作,热爱故宫,热爱文化,热爱历史,他们对这份工作的热忱,同样也是对这份职业的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大国重器,匠心独运,热忱以待,文化永存。
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似乎什么都看似速食化,快餐化的时代,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焦虑,会陷入迷茫,甚至不了解我们到底为了什么,在坚持什么,有什么值得我们放在心里,成为我们的精神信仰和支柱。
而《国家宝藏》,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领略到了“认同感”这三个字的意义。
我们看的从来不是尘封的古董,而是它们传奇的前世今生,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
承载着精彩,强大,苦痛和琢磨,同样也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还有责任。
希望,在认同这些文物,这段历史,这份职业的时候,也不要忘了,认同我们自己。
(作者:星雨小妖童鞋)
后记:
很多人会好奇,你这么喜欢写字,是文科专业吗?并不是,只是一枚没有太多文笔,只是喜欢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的理工女,之所以这一期这么有感触,是因为看了《千里江山图》中仇庆年老先生,如果按根上算,我也算与他有点相似的缘分,我的专业算是地质专业,如果当初能够坚持,或许也能成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最初选择这门专业,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只是因为喜欢,每次看到祖国大好河山,总会想当初在亿万年前,是怎样形成现在这幅壮美河山,研究生时也会做实验,用到的岩石样品,也会像老先生这样,用最古老的办法,用研磨钵和研磨杵研磨,然后用50目或者20目的筛子筛出样品,进行化验,看到他这样的手艺,也不禁感到很熟悉,也为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又更加的生出十足的敬佩和认同感。即便现在在其他的岗位,但,我依然会努力做好这份工作,认同这份职业,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