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人类长久以来一直都很关注的问题,随着观测水平的提高以及数据的累积,宇宙的模样也逐渐清晰起来。
近些年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宇宙居然和人脑高度相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现在的我们已经知道,在宏观尺度上,可观测宇宙呈现为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网状结构,由大量的节点以及连接着它们的纤维状结构组成,每一个节点,都是大量的星系聚集在一起的结果,而纤维状结构主要是由稀薄的气体构成,其中的星系数量很少,从整体上来讲,它们都是沿着暗物质的引力势能分布而成。这种的网状结构,就被称为“宇宙网”。
另一方面来讲,我们人类的大脑也具备着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神经元被是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们是一种专门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的细胞。
神经元可以分为细胞体和突触两个部分,其中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负责维持神经元的生命活动,突触则有两种,一种被称为“树突”,它们被认为是神经元的输入端,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另一种则被称为“轴突”,它们被认为是神经元的输出端,负责发送信号给其他神经元。
在人类的大脑中,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通过多得难以计数的树突和轴突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异常复杂的神经网络,其复杂程度完全可以与“宇宙网”媲美,所以科学家当然就会将两者放在一起比较一下。
令人惊讶的是,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与“宇宙网”除了复杂度差不多以外,还有其他的高度相似之处。比如说它们都是由大量的节点和连接结构组成的复杂网络,并且都具有自组织、自相似和非线性的特征,如果分开来看,它们的各个区域看上去都差不多。
又比如说,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与“宇宙网”的载体都含有7成左右的“被动材料”,前者的“被动材料”是水,后者的“被动材料”则是暗能量。
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发现,用计算机模拟可观测宇宙的“宇宙网”所需要的数据量,也与人类神经网络的理论记忆存储极限值相当。甚至还有科学家指出,“宇宙网”中的任何一个区域,我们都可以通过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模式进行建模。
宇宙和人脑的高度相似,不免会令人产生怀疑,难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巨人的大脑里吗?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目前还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不过从理论上来讲,这种情况应该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根据我们的观测,宇宙一直处于一种膨胀的状态。
从本质上来讲,大脑的功能其实就是处理信息,而假如可观测宇宙真的是一个巨人的大脑,那这个大脑就无法实现处理信息的功能。
已知的观测数据表明,由于宇宙的膨胀,那些遥远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距离越远,它们远离的速度就越快。
根据科学家的测算,星系与我们的距离每增加1百万秒差距(大约326万光年),它们远离我们的速度就会增加大约67.8公里/秒,据此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如果一个星系与我们的距离超过了大约144亿光年,那它就会以超光速远离我们而去。
根据现代物理学,光速(指真空中的光速,下同)是信息传递速度的极限,任何信息的传递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最多也就只能达到光速。
而这也就意味着,假如宇宙中的两个点的距离超过大约144亿光年,那它们就会以超光速相互远离,如此一来,从其中的一个点发出的信息,就永远无法传递到另一个点。
要知道可观测宇宙的半径高达460亿光年,所以我们就可以推测出,假设可观测宇宙是一个巨人的大脑,那其中的信息即使是以光速传递,也永远无法传遍整个大脑,显而易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大脑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处理信息的功能,既然如此,它也就不能被称之为“大脑”了。
当然了,这也只是根据现有的理论给出的一种推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关于宇宙和人脑为什么会高度相似,我们还没有确定的答案,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能够揭开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