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能不能看电视、看手机、看pad?多大才能看?应该怎么看?”这个估计是每个新手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
妈妈们都知道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对婴儿不好,可是家里老人想和孩子视频,你让不让孩子看屏幕?孩子正在大哭,这时手机屏幕一亮他的注意力就转移到手机上,你让不让孩子看?相信家长们都会觉得很为难,一方面觉得“熊孩子”老实一会儿很轻松,一方面又因“会不会毁了孩子的眼睛”的担忧而内疚。家长真难!
其实,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离不开它,而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他们的未来也离不开电子产品。既然环境就是这样,那我们来看一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电子产品而不伤害孩子呢?
相信大部分的妈妈都知道过早接触电子屏幕对婴儿眼睛不好,因为婴儿的视觉系统正处在高速发展中,2岁时视敏度才接近成人水平。这次我们从心理学“注意”的角度来看一下,婴儿到底能不能看电视、手机、pad?
那什么是注意呢?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比如说,你在逛街的时候想买一双鞋子,那么你会很容易注意到鞋店而忽略其他店面,这就是注意,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注意可以分为动态注意和静态注意,动态注意比如看视频时所需要的注意,静态注意比如看图片、文字时所需要的注意,它和专心致志有关,需要更多心理内容的参与。这也就是为什么看电视、看视频时我们不会觉得累,而看书时会很容易累的原因之一。而且当我们习惯了动态注意,由动态注意转到静态注意就会有点困难,这也就是你看完视频后很难看进去书的原因。而最新的脑研究发现,专心思考或聚精会神,有可能会引发星形胶质细胞再生,星形胶质细胞越多,复杂思考的能力越强。星形胶质细胞和储存、控制意识、创造力、想象力有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是更需要培养孩子的静态注意,也就是陪孩子多看书、看图片。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手机、pad,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应该注意什么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儿科学会的指导建议。低于18-24个月的孩子应避免使用任何电子设备,不过与家人的视频通话除外。
对于18-24个月的孩子,请选择高质量的视频和孩子一起看,要避免孩子一个人使用电子设备。
对于2-5岁的儿童,每天看屏幕的时间不要超过1个小时,而且孩子在观看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家长要陪同,帮助孩子理解其内容,还要帮助孩子活学活用。
其实,电子设备并不是洪水猛兽,认知心理学家 Tim Smith 认为:“触摸和滑动屏幕,能促进婴儿活动的精确度和灵巧性。”
BBC纪录片《The Wonderful World of Babies》里,这个只有19个月龄的孩子,最大的兴趣就是玩妈妈的手机。
纪录片还公布了对英国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调查:75%的学步儿每天都在使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测试,发现,使用触摸屏的孩子,在同龄人中有更好的精细动作技巧,比如可以更准确地画出直线,搭积木的平均块数更多些。
所以,使用电子设备并不一定全是坏事,但还是要注意使用时间,花更多的时间培养孩子的静态注意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更有帮助。但如果你非常疲劳,或者孩子哭闹时偶尔使用一会儿电子设备也请放过自己和孩子,毕竟也有利于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
作者:看书的熊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