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城区的礼遇
昨天去参加婚礼,遇到个黎明学生的奶奶。她家孩子不在我班,家长我也根本不认识。她看我眼熟,想起是黎明的老师,马上就跟见着亲人一样,拉着我说起她家的各种情况以及关于孩子的种种:这孩子自从出生就跟着她,父母常年不在,常年不管,也根本没过问过孩子。她对孩子那叫一个无微不至的关心:每一餐饭、每一件衣服、每一次作业,孩子每天的心情……关于孩子的点点滴滴都在她的心尖上,奈何孩子不认真完成作业也根本不听她的话。开学后她觉得孩子成绩不好,几次三番地找老师,再三嘱咐老师严要求、多辅导。应她的要求,老师联系了孩子的妈妈,结果发现孩子妈妈非常溺爱孩子,根本没有要管的意思,她们一再表示孩子非常聪明,不会管也管不了。
关于孩子的聪明能干,表现如下:
家长劝说:“你好好写作业,不认真学怎么能会呢?”
孩子回应:“上课我都听会了,干嘛要写作业?!上了一天学我也累了,不写!”然后全家就没法了。
家长:“你得好好学,初中才能去重点班,不然考不上高中怎么办啊?”
孩子:“你还说呢,咱家又没有一中的学区房,我还是不考高中了吧,省的你们为难。”“只要你考上,租房也行啊……”没说完孩子已经关上门不听了。
家长:“你长大了怎么也得找工作吧,不上学也不好找工作,到时候连个房子也买不起,以后你住哪?”
孩子:“不急,你们的房子反正以后都是我的……”
一方面一直把孩子当祖宗供着,宠得都跟霸王似的,一方面学习不好家长还不满意,主要是还不帮着管。老师这边说又不听,厉害了又不敢。听她问“你明年回来能教我家孩子吗?”吓得我心里直冒凉气。那一刻感觉农村孩子真好!
片段二:开发区的风景
下班回家,在小区门口遇到顶楼的邻居接孩子回来。从我看到她开始,她就一直在那唠叨。孩子目光略过小摊,她就马上斥责:“别光想着吃零食,光吃零食吗时候长肉啊,你看你吃饭又不行,又挑食……”进楼等电梯的过程中,孩子任由她说什么一直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地看着地面。电梯来了,她一把把孩子扯进去,孩子跟木偶一般,任由她拉扯,悄悄从兜里掏出一个小陀螺摩挲着,她又接着开始了:“上学别带这些乱七八糟的,这么大了还玩这个,丢人不丢人……”一直到我下电梯,她的唠叨也没停。她家的小女孩大约上三四年级,长得文静、秀气,但在她的唠叨声中神情越发呆滞,没有一点这个年龄段应有的灵气。我有点心疼这孩子的老师,这得花费多少心血才能让顽石点头、木偶说话啊。
片段三:乡村的热情
今早一进教室,学生们就非常振奋:“来了、来了!”颇有《红楼梦》里贾府迎客的热情。朗读检查都有进步,我赶紧趁着大家愿意听抓住关键词句讲了课文。文章结构分析完了,看到文中说地道里有大洞,能容一百多人。“真大啊!”有学生说。我随口一问:“到底多大?大家可以想想咱们学校有哪个房间能容一百多人?就跟这差不多了。”同学们马上愣住了,想了半天三个人举手。一个说操场,一个说隔壁会议室,总算有一个提到科技楼的多媒体教室。接下来的关联词只有四个同学写对。面对这情况,中午我又重新设计了本课练习。
下午背诵了珍惜时间的名言,当我问以前学的还有什么的时候,只有一个同学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我提到原来学过的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都没人会,就让他们都抄在了书上。
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神奇。如果只扎在一处,总觉得生活悲催。了解了各自的为难,知道在哪里都免不了受苦,反而心态平和了。都是来历劫而已,在哪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