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繁殖是通过复制自身物质,再进行分裂而实现的。在繁殖的细节方面,简单的细菌和复杂的人体细胞当然有所不同,不过某些步骤却都是一样的。首先,要想制造出基因相同的下一代细胞,就必须忠实地复制DNA信息。然而,这一过程并不是完全不会出错。虽然细胞具有精巧的复制机制,能够保证DNA序列忠实地继承下去,但是大约每200,000年,会有1/1000的信息发生随机变化。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基因复制。在DNA复制过程,断裂DNA分子的末端会偶尔拼接在一起,此时基因复制就发生了,其结果是,上一代DNA的不同长度的片断,会在后代的基因组中出现两次。这种重复在某些时候会让细胞死亡。但是在其他一些情况下,拥有同一基因的多个副本可能会带来进化上的优势,并传递给未来的后代。
基因复制对细胞网络有重大影响。它制造出了两个相同的基因,它们又制造出同样的蛋白质,反过来又和同样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这样就创建出了新的节点,即重复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其相邻的蛋白质既会同上一代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又会和同样的下一代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累此,每一个与重复蛋白质有联系的蛋白质,都获得了一条额外的链接。在这场博弈中,高度蛋白质获得了属性优势:和连接度较差的伙伴相比,它们更有可能重复蛋白质拥有的链接。这也是一种偏好连接,这个解释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将无尺度拓扑的来源归结为从所周知的生物机制——基因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