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自律能让一个人在一天、一个月、一年的时间里成长为自己要求中理想的自己。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自己身边朋友的成长事例,她的经历也影响了我。
以下简称“我”(朋友):
记得自己从有印象的读书时代开始,我就是那种毫无存在感的女生,是那种在人群中很难给认出来的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成绩一般,相貌一般,以至于自己给自己的定义就是那种默默无闻做不了什么大事的人。这种定义待在我身上好长一段时间,不是别人怎么说,而是自己就从心底里不认可自己。
大学之前的自己,是我最讨厌自己的时期,因为不自信,懒惰,自己变得很敏感,明明知道做一件事的时候那样做是不对的,但就是控制不住。慢慢地意志力被懒惰吞噬着,对生活的热情也渐渐减少。
大一的时候说要考导游证,于是买了很多的书和资料复习,但是坚持一个星期之后,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我朋友也习惯了我这样,做事情从来不会坚持很久,总是三分钟热度,更别说看到什么成果了。
这种状态持续到上大学的第二年,期间因为无聊而看了好多的书和文章,渐渐明白自己所有的生活习惯虽然算不上恶习,但是绝对不是什么好习惯。自己有一大部分的不快乐和敏感怀疑人生都是来自这种不良习惯所带来的空虚感。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当你刷了一天的剧,玩了一下午的游戏或者在一整天的时间里都毫无目的目标的过完后,所带给你的绝对不是什么成就感和自豪感,反而是恐慌的空虚感。当你沉浸其中的时候是快乐的,但一当结束这种毫无意义的快感后,瞬间自责感就会蔓延你的全身。觉得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我的理想呢?我的目标呢?从而感到迷茫,但是第二天之后又会重复今天的所有行为,无限恶循环......
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之前,自己从来就没有去认真思考过,计划过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但是经过这些年的遭遇和事例,我第一次反思了自己。考导游证是跟风,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说好减肥是意志力和自控力不够,但也从来也没有想过怎么解决……
但是当自己把想做的事情列出计划和行动清单的时候,自己瞬间觉得每天爆满了事情,根本不会有之前出现的空虚,无所事事。
计划:
列计划是很重要的,把计划列出来你才会知道和更清楚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和自己真正想做的。可以列出一天的计划和一年甚至一个月的目标,比如这半年时间里,我要瘦五斤,那这半年时间你总要做些实际行动来实现你的这个目标吧?
比如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或者一个星期运动多少次。先不要把目标列的太宏伟和重大,不然你会害怕这个目标,你潜意识会认为这件事情那么难,我就算做了也可能完成不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这么想,即使完成不了自己起初设定的标准,那也比什么都不做强百倍!
早起:
早起是你一天最重要的时段,一个每天九点钟起床和一个每天五六点起床的人,不管是生活质量或者自身条件的差别,都是不一样的。一年有365天,你每天多早起一个小时,你就拥有了365个小时的高效时间,这些时间足够你做很多事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从早上起床这个行动就开始决定了。
读书:
多读书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以我读书的经验,虽然自己读的书也不是特别多,但是读少量的书都能让你快速进化和为成长充电了,何况大量书籍带给我们的东西呢?一本书,也许是一个作家用一生的经历总结出来的,这时候我们只有花一点点钱就能读到此人毕生总结的经验那些,不是赚到了是什么呢。但是自己也要学着去消化,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不要为了数量而读书,你要去想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目的是什么,读完之后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去读。
独处:
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外界太多诱惑和声音让人无法静下来思考,每天只要一个人相处一天,就好像被世界抛弃了一样,生怕自己在寂寞中失去了生活。记得纪元说过一句话:“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一次沉思,一种准备。”独处就是沉思最好的拍档,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