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金陵】
孩儿拜别父亲、母亲
嗯,一路注意安全
女儿拜别父亲母亲
离诺,要照顾好玲珑
母亲,孩儿谨记
【真仙观】
徒儿恭迎师父出关
哈哈…千华啊!
为师闭关的这段日子
让你打理门派大小事务辛苦你了
师父,为您分忧解难乃是弟子的本分
谈不上辛苦
师父,您闭关之前嘱咐我的事情
现在已经有眉目了
我已经放出消息
说白云观所藏《正一经》中有秘籍
现在各大门派已经派出弟子前往金陵
另外一凡飞鸽传书
离诺一行人要来洪州
我已下令沿途让弟子们暗中保护
嗯,做的不错
这些老家伙活了大半辈子
还是没有参透这一个“道”字
总是想着能不能得到什么秘籍
修道乃是修心
心若是歪了
修什么都不得道
这《正一经》乃是我天师道正一派道经
虽说传到我这一辈已经有所缺损
但是在这市面上随随便便就可以买一本
这些老家伙非认为那白云观所藏的经书
与外面的不同
真是笑话
正以治邪,一以统万
心不正
活的再久也是祸害
这次就随了他们的心意
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翻起什么风浪
当年留他们半条命
看来是个错误的决定
不想反而害了白云观
师父不必自责
谁能想到过了这么久他们还是不死心
他们也真是嫌自己活得长了
非要在这件事情上纠缠不休
修道之人无不都想羽化登仙
但只想修来生却不顾今世
妄图以参透天地而得道
却忘了我道家也要救世
千华,你可知这《道德经》由何而来?
回师父的话
相传老子骑青牛云游天下
以传讲道家学说经国济世
并向西域蛮荒之地行开化
时任函谷关令的尹喜
知老子学识渊博,心藏大智,
便叮嘱下属为有形貌脱俗之人
不得听任其过关
自己还派人洒扫道路
焚点香火恭候圣人到来
老子行至函谷关尹喜闻讯
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礼
再三叩拜敬请老子留下
但老子不肯之后尹喜便 托病辞官
随老子一起西行
经关中、越秦岭、沿渭水受尽千辛万苦
行至他的故乡秦州伯阳
老子和尹喜二人在伯阳龙山上筑庵讲道
一住便是多年
老子日夜著书立德,修行练功
经常把自己的著述和所思所想讲给尹喜
老子为了使其学说得以广泛传播
将所著《道德经》授于尹喜
此后便独自西行,不知去向
不错,但是
世人皆知道教二宗
乃“南正一、北全真”
却已经忘记百年前相传的
“北楼观、南上清”
师父,弟子对上清派略知一二
对这楼观道倒是知之甚少
还请师父赐教
哈哈…这也不怪你
就连为师我知道的也是不多
那我便讲与你听听
也当我师父二人坐而论道了
这楼观道乃是直接传承自老子
因此又被称为“太上正脉,文始嫡传”
大定元年(581年)
隋文帝杨坚受天命
置玄都观
下诏以延为观主
复以延为道门威仪
据说隋文帝还从之受智慧大戒
大臣苏威、杨素等皆北面执弟子礼
楼观道道士善于度化皇室甚至皇帝
隋代两个皇帝全都成为楼观道受箓法师皇帝
隋末楼观道士岐晖
通过观察天文地理
知道李渊会夺得天下
因而大力赞助李渊起义
故李渊作大唐皇帝后
对楼观道特予青睐
楼观道主供奉太上道祖老子
除了老子是太上老君之外
更离不开终唐一代对楼观道的鼎力支持
那既然楼观道日此盛极
那怎么现在已经杳无音讯
楼观道重视修仙
多选择隐居避世
并不参与政治
但因为神仙出的多
且不容易找到和遇到
因此民间有“龙半天,华一角;楼观道,摸不着”的说法
极言楼观道之神奇
并且在在修炼上
楼观道主张内外兼修
内外丹并重
反对只修内丹或者只修外丹
因而楼观道修行艰难
因此导致后来楼观道渐渐势微
现如今楼观道已经成了实实在在的“隐仙”
不求闻达也不愿意被发现
外加上目前朝廷只承认正一道和全真道
其他各派要么会划归正一,要么划归全真
造成信道的人和信众都误认为只有这两大派
原来如此!
那师父您可曾见过楼观道的传人
以前机缘巧合曾有过一面之缘
话说,这个人你也认识
我认识?谁?
你的弟弟 — 张一鸣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