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司,在美国大多是街头小吃。硬邦邦的米饭上放上鱼、肉、蔬菜、甚至芝士。卷成roll,挤上沙拉酱,切成一段一段,便准备好端给客人。
这样的一卷十多枚寿司,售价一般八到十五刀。
这种仓促做成的寿司味道一般无功无过,吃的时候一个一个吞下去。唯一的期待是鱼是新鲜的,寿司不要散掉。
可是真正的寿司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寿司是一种茶道般游刃有余而精致的艺术。
寿司之神讲的是小野二郎这位一辈子都投身于寿司的寿司大师。
他的店名叫鳍,只能容纳十人,朴朴素素但打理得干干净净,坐落于东京一个不起眼的小商场里。可是虽然不起眼,这家店却是名副其实的米其林三星餐厅,要来吃饭非得提早几个月预定才行。
每一天鳍的生活开始于在筑地鱼市场购置最新鲜的海鲜,接着是处理海鲜,烘海苔,蒸米饭,最后才是迎接客人。店里有二郎,二郎的大儿子以及一班学徒,每一个人都心平气和,兢兢业业做完本职。腌鱼的腌鱼,煎蛋的煎蛋,所有人的劳动结果组合起来才得到了食客一顿如同交响乐般精彩的美食。
电影说品尝鳍的食物如同交响乐,因为每一颗寿司的口味浓淡、寿司摆放位置、寿司大小、上菜速度和顺序,都根据每一位食客的喜好搭配好。交响乐之所以好听因为它完美结合了各色各样不同乐器的特质,在指挥家的引导下在同一时刻发声,从而发出高度和谐的声音。
但凡几十种乐器中的一种无论是节奏还是音高出了错,整个乐曲便听起来古怪无聊,听众的耳朵能够感受到之中的不同,味蕾亦然。
我最佩服二郎的并非一顿饭能够做精彩,而是每一顿饭都能保持一样的高质量。鳍很少休息,运营了多年,按理说再自治的人也有赖床的时候,可鳍的每一顿饭都是以同样的工序认真制作出来,口味保持高质量。这样的维持才是最难得的。
回想起上海许多餐厅第一次去吃惊艳,第二次去依然好吃但味道已经有些退步,第三次便觉得不过尔尔。之后便虽觉可惜也不会再光临了。这就是区别。
二郎说他之所以坚持是因为他真心热爱这份工作。
他小时候是坏孩子,和爸妈关系也不好,脾气大,当时应该没有谁会预料他的成功。可是几十年过去了,他却用一份执着获得了成功。
他说,循规蹈矩或是成绩优秀并不能得到成功,唯有热爱可以。
或许真是如此。
寿司之神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以及电影,不仅故事线条流畅,又画面精致,选材多样,还恰到好处地配了交响乐,将二郎作为一个生动而平易近人的寿司大师的形象描绘出来。
不知未来有没有机会前往东京品尝一下二郎的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