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活着就要面对现实微笑

        在我们的人生之路开始步入又一个新的年轮、跨进一个新的时代——21世纪20年代之际,我愿与我的亲朋好友们在这个新年轮、新时代充满美好的第一个春天,举杯共贺,有感而发,寄希望于未来。

        作为一个已有13年癌症病史且几次奇迹般闯过了生存关口的我,虽然眼下又再一次遭遇着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生存考验,身心也再一次在病痛中经受着挣扎与苦难,但是“物极必反”,每一次的几乎“身临绝境”都让我的坚韧和毅力再次得到升华反而表现的更为坚强。所以在今天这个特别有历史意义的新春日子,我很想把自己这一路走过来的坚韧、无畏、也曾几度都有过的消沉与感悟,在2020年到来的第一春——鼠年的正月十一立春节气,坦诚直白的倒给大家一吐为快,与我的亲们共同分享喽。

        2006年年底,我奉命遵照当任报社领导的指示要求,从被委派到沿海省市地方基层的挂职地——辽宁返京回来进行述职汇报,并要去履行报社已然都结束了的员工年体检事宜。2007年1月上旬,我如约来到了千福体检中心,进行单位规定好检查项目范围的各项检查。当进行妇科手诊检查时,被大夫告知:你的子宫内膜明显增厚,之前是否得过子宫肌瘤?平时月经是否正常、有规律吗?近段时间是否有什么异常的感觉和症状?叮嘱我:不要等着体检报告出来后再去医院复查,最好还是尽早到大医院的妇科进行一下对症检查为妥。事后,我并没有把体检大夫的叮嘱放在心里当回事儿,况且每年的体检我也从来都没有被检查出过妇科有什么毛病,更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与感觉,月经也一直都很正常和非常的有规律。

        到了1月下旬,每月一次的月经如期而至,所异常不同的是色比以往红艳、量比以往出奇的增多,一个整工作日下来总是在不时的借用年轻同事的卫生巾。经期也比以往明显延长了多日,而且哩哩啦啦的始终不能完全结束干净,还被同仁们笑柄为“金老师您这是要返老还童啊”。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的不适与症状。转眼就到了要过春节了,2007年这一年的春节是2月18日。在除夕之夜,当全家欢聚在团圆的饭桌上的时候,就职于中国医科大学基础研究所的弟妹,在倾听了老妈为此担心的询问之后,再三强调说:姐你这种反常的月经状况是绝对有问题的,年后必须得到医院去做相应的妇科检查,别到时有什么问题反被你自己现在的这种满不在乎而给耽误了呀!

        听人劝,吃饱饭。春节假期结束之后,我放弃了原本要提前返回辽宁挂职地继续工作的打算,来到北大医院妇科对症进行了子宫彩超和阴道镜的相关专业检查,被疑似为“子宫肌瘤?”和“宫腔镜待查”,需要住院三天来等候进行这项妇科的微创手术。手握着北大医生果断开出的住院通知单,我并未急于去办理进行宫腔镜检查的相关住院手续,而是择日又前往了北京妇产医院挂了一个专家门诊号,想以同样的专业检查来印证一下北大医生对此诊断的准确几率到底有多大?幸运的是我竟然意外的险挂上了我国妇幼知名专家王教授的当日出诊号。同样是在手诊之后她对我说“我怀疑你是子宫内膜有病变,但是得进一步通过宫腔镜手术进行一下病理化验才能做出最后确定。”于是便开出了第二张与北大医生诊断内容几乎一模一样的住院通知单,还叮嘱我一定要尽快去办理住院手续。拿着两份相同的医生诊断建议及其住院手术通知单,在还未离开妇产医院我就迫不及待的拨通了打给弟妹的电话,告知她这两家医院的诊断结论,要求她想办法再给我挂一个北京协和医院妇科知名专家的门诊号,我要通过“货比三家”的方式来最终抉择:自己是否必须一定要通过住院进行的这个宫腔镜手术,才能进行其最后的确诊和治疗方式呢?让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协和医院大夫的“人工全子宫诊刮”病理化验结果得出了明确的诊断结论:子宫内膜呈人体乳头状和不典型性增生即癌前病变,而且是罕见的两种扩散途径同时存在的明显病变症状。为此,专家复诊时医生建议:必须要进行“全子宫及其附件和卵巢的手术切除,以绝后患。”

        看着这位知名专家那种特别肯定毫不犹豫的口气,当时我简直是不知所措,就连熟知医疗常识的弟妹也十分不理解:为什么病症一下就变得必须如此残酷了呢?!还跟那位专家也是后来我的主刀医生商议:能否只切除病变的那一部分保留子宫,不然刚是这岁数以后就让她永远告别了做女人的资格和性能啦?专家非常郑重严肃的告知说:不做手术后患无穷,她都已经52岁了也有了小孩儿了,难道愿意三个月之内就去八宝山报到吗?医生的这番话顿时让我立刻意识到了自己这一病症的潜在危险及其恶劣性质,当时答应医生回去要与爱人商量一下,便会尽快前来办理住院手续和进行所必须的各项术前检查。之后便握着一堆医生开好的术前检查单深一脚浅一脚的离开了医院。

        从医院出来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内心就像突然被打翻了的五味瓶,七上八下胡思乱想,茫然不知所措。我自认为从小到大始终与人为善,不论身在何处,也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和岗位,为人处世一向都是严于律己、坦诚待人,从来都没干过半点儿亏心事,更没有缺过什么大德,怎么就摊上让我得了这种绝症了呢???更让人闹心的是手术前的诸多项检查,不仅出现了多项指标超出正常人健康标准的范畴,而且通过胸部透视显现“双肺下端有不明点片状的多个病灶”时,我便独自找到了为我进行初诊并做出子宫全切手术决定的主刀大夫,跟他说与其现在都已经开始转移了还要落个残缺不全,倒不如听之任之起码落个全身全尾,能活到哪天算那天呗!主刀医生对我说“你倒是挺想得开的,但不应该态度这么消极和低沉,应该尊重和相信医学与科学。人生病以后的每一种症状都是有其诱发根源和病理原因的,并非像你所想和人们所非议的那样,是源于干了什么所谓的缺德事才有的这个结果等等。随后他送了我一本亲笔签了名的医学科普书《探秘女性肿瘤》,希望我能够从中了解和学到一些有关女性肿瘤方面的医学知识和相关的医疗科普常识,从而能够减轻思想压力,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决定。回来之后,我的确是认认真真的看了这本书,其中有些与我病症密切相关的章节,我还反反复复阅读了多次。

        常言道: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才无畏。但对我而言,则是有知才无畏。这本书通篇对女性各类肿瘤简洁而详尽的叙述,以及通俗全面的肿瘤医学科普知识,让我顿时感受到了心胸中的豁然开朗!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之说,况且这种病症又是50岁上下、闭经前后的女性常见肿瘤之一,当年在我国的发病率已然高达百分之七十九多,而其术后延长生存几率的可能结果也已经正在逐年向好,并且在医学研究上有了新的长足进展。这一病症发生在我身上的客观突然性固然因素很多,但其最终的结果如何还是要取决于我自身对待疾患的正确认知和主观态度。我渴望手术能够顺利成功让我得以继续生存,但也并不是就那么惧怕死亡的来临,只是内心深处存有的那种别人无法体验到的精神隐痛和遗憾,不时的在刺痛着我的心❤:女儿尚在学校读书,丈夫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其原所在工作单位早已没有了全民国企的性质,自己作为一个始终是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顶梁柱”,万一走不下来手术台,他们爷俩将如何去面对这以后的生活和日子呢?为此,我只得先写好了几份内容大致相同的遗属,把准备托付给好友的身后事做了一一交代。但在我的内心深处,却不时都冒出来一个强烈的欲望:我必须要去力争成为一个可能会出现奇迹的创造者,再说我的主刀大夫不仅是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医学术的领头人,同时还是国家女性肿瘤医疗界的知名专家,就算我的命数再怎么不济,其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继续存活的几率,也应该还是期望值蛮高和十分有把握的。我便自信满满的以患者本人和家属的双重身份,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我忽然觉得自己已经走过来的这50多年的人生之路,就是一次次的在做选择题,当你面对现实选择了努力、抗争和不服输,那就首先需要自己能有足够的相应心理准备,去接受来自于任何方面的风雨洗礼,没有雨伞也要拼尽全力去学会自己撑起一片天。人能够活着的本能就该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管曾经有过多少迷茫和无助,也不论过去有过多少心酸和泪水,重要的是你对自己想走的路一定要备有足够的勇气,对自己心中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应该始终如一绝不轻易放弃。虽然通过阅览学习及其思想上的领悟,我对女性肿瘤的认知在根本上也已然发生了思维性的改变,但仍然无法完全彻底的释怀自己得了这种绝症之后,究竟能否真正毫无牵挂的走进那行将“开膛破肚”的手术室、并手术成功活着走下这个手术台呢?

        2007年4月28日,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当手术麻醉师把我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我由衷的感觉到了人的生命居然是如此的脆弱和“任人摆布”。术前就已然不止一次的被大夫告知:你的年龄和手术条件即便尚可,但这种大手术之后的发烧不断,排气、排便困难,创伤面积大、伤口愈合难且慢等一系列麻烦会接踵而来、接连不断。我想既然老天爷让我摊上了这一生命的劫数,那我就要以足够的积极和坚强去坦然面对,只要拥有信心,就没有跨不过去的门槛。回首往事,其实在许多时候那些我们当下曾经以为迈不过去的坎儿,一旦熬过去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实际上早已轻松度过;那些我们在曾经认为撑不过去的时刻紧紧咬住了牙,结果反倒出人意料的会迎来风雨过后的艳阳天。这种让我自己也难以置信的超乎常人的心理承受状态,和超乎主刀医生手术预计方案之外的各种预后可能,居然被我都一一打破,真的创造出了:术后体温始终正常无一次发烧现象、两天顺利排气、四天正常排出大便、七天四寸长的横切刀口拆线、术后第八天自己独立漫步亲自去办理了所有的出院手续。在众多的癌症患者手术史上,我以众人超乎想象的表现,成为了让这位医术高超的知名专家引以为傲的幸存者和模范病例。

        如今回首起这些往事来,我能比较顺当的依次跨过了5年、8年这两道术后时刻都在威胁着生存几率的生命坎儿,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弟弟们和两个弟妹,一个是牵线搭桥让我的癌症手术得以是由那么一位医术高超的知名专家来主刀;二是术后休养期间是我的另一个弟弟和弟妹处处体贴入微、细致和周到的侍候与照顾;三是要万分感谢北大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的张主任,是他以自己精湛的中医药术替代了让患者倍感痛苦的术后放化疗,连续数年、数次挽救和缓解了一个癌症患者术后所出现的危局;还要感谢原国旗护卫队的那些同行和读者兄弟们给予的开心疗养与关照;更要感谢我的老伴儿及其多年好友们始终不离不弃、不辞辛苦受累、任劳任怨的真诚陪伴。总之,在幸运之星光顾和青睐我自己的时候,我要感恩所有相遇的救命之恩者和朋友间不尽的缘分;在命运反复磨炼我自己的时候,我要加倍的努力学会如何去升华自己特有的坚韧、全情投入和优雅坚持,坚定不移的相信真正改变我命运的并非是坐等而来的机遇,而是我们自身所拥有的态度正确、积极与否。我一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做事轻易就能够获得成功的人,所有幸运和风光的背后都是一个人艰难苦熬的过程,都是一颗强迫自己去苦苦支撑的心。我特别深切的反复感受到了每个人都具有的心理暗示,其能量及其力量源泉的大无限,有时真的是不可忽视、不可小视的奇妙无比。

        人能拥有一份处变不惊的好心态,这是我们人生中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独有财富。所以理应要把握好每一天的生活,照顾好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体,这才是我们每个人对自己当下的最好珍惜。凡事都要得之坦然,失之泰然,随性而往,随遇而安,一切皆有命数,一切随缘和顺其自然。要用微笑去面对生活,用真情去书写人生。不管你过去经历过多少不平,有过多少泪水与伤痛,从新春的第一天开始,都应该努力舒展着眉头去过好未来那每一天都会拥抱你的日子。朋友们早该明白,每个人生来最好的天赋不是过人的才气,而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人的所有成就都需要健康来作为根基,有了健康才有生活,才有人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人生在世,我们每一个人都一定要好好善待自己的身体,因为健康本身才是人类自己最大的财富。有句诗曰: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只有身体、精神感到轻松欢愉,人才会去想凌风飞翔,才能去好好的享受生活。有了健康的身体就一定能够积极生活;没有健康的身体也只能是行尸走肉、得过且过,再好的生活都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去尽情享受。一个只有曾经失去过身体康健的人,才能更加懂得健康对一个人的生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和宝贵!如果这世界上有一种最亏本的“傻子”买卖,那就是去用自己的健康来满足自己的诸多欲望和换取其他任何东西。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再好的生活也是一句空话。有健康才能渡过难关,爱自己、守住我们的健康,才能更好的去享受生活。面对功名利禄,只要努力就有能够达到获取的可能;可是面对健康,只靠努力是根本无法去修复和找回康复可能的。所以无论我们现在处在什么年纪,都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和好好运动。培根说过: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健康的生活着,才能守护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没有人的一生总是一帆风顺的,要试着放宽心态去面对一切。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勇敢过好当下的生活,笑对人生就是最好的生活。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卢梭讲过:“生活的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年岁活的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生活的容量从不会随意改变,但是生活是苦是甜,其实都取决于我们自己。人生过的是心情,生活活的是心态。心态快乐的人并不是没有痛苦,而是不被痛苦所左右。有一位哲人讲过一段话让人深有感触:“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不能改变风向,但你可以调整风帆;你改变不了温度,但你可以增减衣服;你没有漂亮的容貌,但你可以绽放微笑;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心若晴朗又何惧任何风雨呢!愿与我的亲们在新的年轮、新的时代里一起加油共勉,笑对人生!

(作者:金一(笔名),原中国海洋报社退休干部,本文写于2020庚子鼠年立春时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