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面临择偶时,都希望找一位能够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伴侣。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安全感呢?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人的生理需要被大部分满足之后,第二层次的需要就出现了。个体变得越来越对寻求环境的安全、稳定和保障感兴趣,可能产生了发展某种结构、秩序和某种限制的需要。个体变得忧虑起来,不是与饥渴这样一些需求有关,而是和他的恐惧和焦虑有关。
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
安全感是一种心理需求,主要表现为一种让人可以放心、可以舒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感觉。而在爱情中,安全感最基本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就是,情侣之间能保持最起码的心灵交流,双方能够建立最基本的信任,以及将来一起生活的物质保障。
具体来说,想要确保爱情里让恋爱对象感受到安全感,可以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
首先想要获得在精神方面的安全感最重要的就是信任二字。另一个能让人体会到安全感的方面主要体现在物质方面,如果两个人以后在一起生活,不奢求荣华富贵,但最基本的生活质量必须要确保。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爱情重要,面包也很重要。双方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伴侣全心全意的爱,以及明确看到、听到伴侣持续不断地用行动和语言来表达他想要长久地留在关系里的决定。
“安全感”这个词往往不是其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它往往带着我们童年的记忆、以及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等种种印记。换句话说,安全感由于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它只能去感知,那么要去感知安全感的这个人是否具备感受安全感的能力,就变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
对于具有安全感和具有不安全感的人,马斯洛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其中,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感到被拒绝,感到不被接受,感到受冷落,或者受到嫉恨、受到歧视;感到孤独、被遗忘、被遗弃;经常感到威胁、危险和焦虑;对他人抱不信任、嫉妒、傲慢、仇恨、敌视的态度;悲观倾向;总倾向于不满足;表现出强迫性内省倾向,病态自责,自我过敏;罪恶和羞怯感,自我谴责倾向,甚至自杀倾向;不停息地为更安全而努力,表现出各种神经质倾向、自卫倾向、自卑等。自私、自我中心。
而具有安全感的人则感到被人喜欢、被人接受,从他人处感到温暖和热情;感到归属,感到是群体中的一员;对他人抱信任、宽容、友好、热情的态度;乐观倾向;倾向于满足;开朗,表现出客体中心、问题中心、世界中心倾向,而不是自我中倾向,自我接纳,自我宽容;为问题的解决而争取必要的力量,关注问题而不是关注于对他人的统治;坚定、积极,有良好的自我估价;以现实的态度来面对现实;关心社会,合作、善意,富于同情心。
那些童年时期曾经历过多次与主要抚养人的分离——比如刚开始跟着奶奶生活,后来就跟着姥姥,再后来又回到妈妈身边的人,对亲密关系的安全感就会比较差,他的内心里容易对亲密关系做出这样的结论:爱我的人迟早都要离开我的,并且我是无力阻止的。 这样的儿时经历使得那深藏于内心的黑洞将他的能量吸得干干净净。
所以他要么做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假装自己不需要爱,要么不停地要求伴侣口头保证"不会离开你",要么就变成连环追命让伴侣烦不胜烦。另外一种安全感较差的情况是第一次恋情就遭遇欺骗,有些自我修复能力较弱的人就会在那时埋下"爱情充满欺骗"的非理性信念,因而在之后的恋情里表现得内心缺乏安全感,比如将前段关系失败的阴影笼罩在新的恋爱关系之上,变得多疑和充满嫉妒,使双方都感到痛苦。
曾有过上述创伤经历的人,伴侣再多的保证都是无济于事的,因为那不安全的感觉来自他的内心,这让他无法看到伴侣所作出的努力。所以他们需要去学习修炼自己,学习满足自己,而不能只单纯地向伴侣索要安全感,但是有一点我们忽略了,伴侣不是心理咨询师,伴侣也有许多自己的问题要面对,所以无法给予你想要的支持和帮助。
如果伴侣真的要去做不忠于你的事,无论如何你是无法阻止他的,每个人都应该能认识到这一点。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做选择的能力,在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之下,基本不会有人做出有损自己利益的选择。所以如果伴侣能够在爱情关系里感受到满足,那么他真的没有必要亲手破坏掉自己珍视的东西。
可想而知,那些在有伴侣的情况下却依然与其他人保持暧昧关系的人,实际上只是他不认为已有的爱情关系能够使他得到满足,所以需要从外界弥补寻求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