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的罗辑思维节目中有一期请了黄执中代班,黄执中讲了一个简单故事:
假如你是一位美国士兵,你们排得到了一个这样的任务:明天早上六点钟,你们要登上那个山丘,在山丘上做好防御工事之后,掩护运输队通过,然后接下来你们要下来帮他断后,炸掉一座桥,之后,到另外一个地点进行整备跟补给。
第二天你一上去,发觉计划有变,山上已经有人了,你上不去了。或者是天下大雨,整个登山的过程超出预期,该怎么做?继续拼命登山?设防?还是炸桥?
如果你接收到这样的任务同时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
(2)
成年人做事往往都有一定的目标,不管是接受的任务还是自己给的任务,执行任务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目标。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明确了执行任务的方式,却不一定清楚了目标。
比如,老板让你帮忙打印一份文件,你只知道要去打印这份文件,而不知道为什么要打印这份文件。
又比如,读书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上课做好笔记,于是我们工工整整的记下了老师所讲的东西。笔记是做好了,但是却很少真正思考工工整整做笔记的目的。
其核心区别在于:方式关乎“做”,而目标关乎“达”。目标是我们要的结果,而方式只是达成结果的途径。
如果你知道打印文件的目的是老板马上有个会议要开,那么刚好遇到打印机坏了这件事时候,你会想办在最短的时间内搞定文件,而不会等着打印机好了再去做。而如果你知道这份文件老板并不着急要,你完全可以想办法先搞定打印机再说。
如果你很清楚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记住知识,理清知识体系,你不会纠结于什么形式的笔记,更不会在乎笔记是否工整,你只在乎最能理清你思绪和帮助你更好记忆的笔记。
回到文章开头的故事,你会怎么做?
答案很简单,你要明确的是什么是目标。显然登山不是目标,这里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运输队通过。之所以要登山,在山丘上搭防御工事,是因为那是保护运输队最好的方式。之所以要炸桥,也是为了要保护运输队,至于要去哪里补给,那根本不是重点,唯一重要的事情是保护运输队。当不能按照计划登山时,唯一要做的就是临场权衡,选择一种最好的方式,避免无必要的牺牲。
所以,只有明确任务的目标,才能更好更灵活的行动。
(3)
道理非常简单,但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执行任务的时候,往往都容易忽视做事的真正目标。其原因在于任务的实现方式往往更加明确,具体且易于执行,而目标本身是结果,往往不是一种可以直接操作的指南。
所以我们经常错把行动的方式当行动的目标,以为行动任务本身就是我们的目标。
比如:老师让我们记好笔记,我们规规整整的记笔记,将大把的时间花在了如何记好笔记上,错把记好笔记等同了掌握知识。忘记了真正目标是掌握知识,笔记只是一种手段。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很牛的同学的笔记往往都比较简单,也不会很工整,甚至只有他们自己看的懂,他们的笔记重点记录了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知识点而已。
除此之外,我们常常跟随别人的方式,拒绝主动思考行动的目标。
每当有一项任务在手,我们很容易就陷入了工作方式的惯性中。别人是怎么做的,我就怎么做,之前是怎么做的,这次就怎么做。我们往往忽视了表面上同样的事情,目标可能不同。
比如:老板让你订机票,这次老板是为了给客户预订机票,而上次老板是自己出差……同样是订机票,对待方式上就大不相同。跟随以前的经验或者别人的经验无法让你真正的做好这件事情。如果是给客户订机票,也许在订机票的同时,需要了解更多客户的信息,比如客户的座位的喜好,时间安排等。
再者,我们时常迷恋于做事情本身,而不是思考事情的本质
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当任务清单满满都是任务的时候,往往一心只想完成任务。当我们把清单上的任务一项一项完成划掉的时候,我们会得到一点点的满足感。正是这种满足感让我们沉迷于任务本身,而没有时间去思考事情的本质目的。如果当你反过头来去思考一下已经完成的这个任务,也许你会发现这项任务根本就不重要,或者这件事情本可以采用更好的方式完成。当我们迷恋于方式,而不是目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感叹自己非常的忙,本质上确实非常的“盲”。我们“盲”于把手头的事情做完,也不会去想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4)
如何让我们聚焦于任务的目标,而不是任务的方式上呢?
不妨先看看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的故事。100多年前,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先生到处跑去问客户:“您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交通工具?”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马”。很多人听到这个答案,于是立马跑到马场去选马配种,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福特先生却没有立马往马场跑,而是接着往下问。
福特:“你为什么需要一匹更快的马?”
客户:“因为可以跑得更快!”
福特:“你为什么需要跑得更快?”
客户:“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更早的到达目的地。”
福特:“所以,你要一匹更快的马的真正用意是?”
客户:“用更短的时间、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于是,福特并没有往马场跑去,而是选择了制造汽车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当客户需要一匹更快的马的时候,福特选择了制造汽车。因为他对目标的识别是不一样的,所以他避开了当前的方式——选马配种,而选择了造汽车。
所以,每当我们开始一件事情,我们都要逼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目标是什么?(用更短的时间、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第二、实现目标当前的方式是什么?(跑的更快的马)
第三,有没有其它方式?(汽车)
这三个问题也许每一个问题都不容易找到答案,但它却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思考方式。如果开始行动前实在没办法想清楚,我们只能先行动起来,那么我们不能在行动中间断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它会让我们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及时纠正行动的方向。就像一颗自带跟踪系统的导弹,不管开始导弹头朝哪个方向发射,只要随时调整路线,就可以命中目标。
有句话叫“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明确目标,才是制定战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