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不过是一段旅程,几十或一百年,过往的只是从生到死的必然。不同的是每个人经历的事实会有所差异,但一定都有着曾经一样的欢乐与悲伤,有高潮有低谷,我们都曾嫉恶如仇也曾心思龌蹉。每一段经历都会给我们以力量和继续生活的理由,不是所有的都是光明的,但一定是我们所需要的,否则我们就不再完整。
老话说:习惯成自然。也说: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借助各自父母的身体来到人世我想必不是使命的召唤但我们也不再有其他的选择。我们出生前从未有人询问过我们是否愿意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出生后长时间并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些什么,我们只是被安排着该如何如何。等到我们有选择的机会和行动的能力时我们已经活过许久,我们早已依赖这个世界,无法再无法简单的决定离去还是留下。因此这个世界的人和事用ta们的方式慰留了我们,我们从无知中上瘾了ta们给予的一切以至于我们不再问那些诸如“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走向何方”这样的问题。我们心里也许有个很强大而保守的声音告诉我们:我就是我,我就在这里。
这就是人类的世代,我们曾经思考,我们已经习惯,我们还将走向更长远的未来。
晚上和侄女聊天。她之前因为固执于自己的理想而一再放弃可能的机会以至于不得不面对最糟糕的选择时只能“认命”的按照生活的安排行进。我知道她有过许多关于未来的美妙想象也曾付出过努力和坚持,但人生并不会因为这些而屈服于我们,我们在期待的同时衍生的可能只是失望。有人说:财富取决于单次的幅度,不取决于频率。但人生的幸福和欢乐绝不是因为某一次成功或者失败而是因为那些细水长流的细节。也许她时至今日未必已是甘心的,但是亲见父母为她付出的一切且父母已日渐老去身体,我想人性的责任会让她无法再对理想之外关于责任的视而不见。
她又是一个比较乐观的孩子,只要有人为她开解她又能信心十足的走向明天,她晚上告诉我:也许生活最好的选择是顺势而为而不是强求自己和家人,所以她要更加努力绝不让大学时光荒废了,她要养活自己更要好好养活父母。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也是我们习惯的生活,那些书中的奋斗故事只是故事,现实中的你我以及我们的家人才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存在。
其实生活就那么简单。人在他生命的每个时间段都有ta该干的事,这是自然的发展,是最节省精气神的方式,不要尽想着跨越式的发展,这世上没有那么多天才和神人。当然这并不是说人就该固步自封或因循守旧而是要求我们要首先明白人的阶段性任务并按规律办事。我们可以有跳跃性的思维,但成事的基础一定是现有的事物,未来不是突然出现的,未来酝酿于旧事物,只是因为我们的浅见而无法觉察而已。因此一旦我们试图逆人事而为必然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弥补曾经因意图跳跃错失的事物。
我年轻时也有过理想,如今过了三十五有着更多的野望。不过我现在上有父母下有儿女,幸福不再是因为那些五光十色的事物被实现,而在于我甘于坚守现在的事业和生活。这一切是我走向更远方的基础和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