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上这十场瘟疫相比,新冠病毒只能算...?(下)

人类是疾病的陈列所

污秽的产生地

他们今天来,明天去

他们出生的时候是尘土

死亡的时候是臭气

--by 马克·吐温


几千年来,人类在这颗星球上不断繁衍生息,和其他所有物种共同分享着这个世界,相互依存,循环往复。

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思想的跨越,使得人们逐渐迷失了自我,开始变得娇狂傲慢,妄想主宰一切而成神,进而不断的自相残杀、摧残环境、荼毒生灵,只为了那些可笑的一己私欲。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所有事物都有其忍耐的限度,人如此,物如此,大自然更是如此,面对他雷霆般的怒火,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06

米兰大瘟疫

时间:1629~1631年

死亡人数:约28万

简述:这场大瘟疫爆发于历史上著名的全欧洲大战“三十年战争”期间,如果读过亚历山德罗·曼佐尼的著作《约婚夫妇》的读者应该对这段历史并不陌生,因为这部堪称意大利古典文学瑰宝的史诗级长篇历史小说正是以十七世纪早期米兰暴动、三十年战争和大瘟疫为背景进行创作的。

▲亚历山德罗·曼佐尼(Alessandro Manzoni,1785-1873)

归根结底,这场灾难还是由战争引发的。1629年德国和法国士兵将鼠疫带到了意大利北部小城曼托瓦,之后再由被感染的威尼斯军队在撤退途中传播到了意大利中北部地区。

▲夜幕中的曼托瓦(Mantua)

同年10月,瘟疫最终波及到了伦巴第大区的商业中心米兰,刚开始时米兰市政府做出了“教科书般”的疫情应对反应,迅速启动了严格的疾病防控程序,包括提供优质的医护资源,细致的隔离检疫,限制德国士兵和贸易商品出入境等等。正当这些合理有效的举措即将帮助米兰度过难关的时候,所有的努力最后竟然难以置信的功亏一篑了。

1630年,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米兰当局放宽了卫生防疫措施,民众们也随之开始放松警惕,并于初春时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狂欢节活动...这种举动在当时无异于“末日最后的狂欢”。

结果可想而知,因为人员高密度聚集并且缺乏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导致了人群间的大规模交叉感染,瘟疫随之在米兰市内彻底爆发,并与次年即1631年的春季和夏季迎来了第二波冲击。这场狂欢的代价就是病毒带走了全市约6万人的生命,而当时米兰的总人口只有13万...

▲瘟疫爆发时的米兰圣巴比拉(S. Babila)广场

这期间瘟疫也迅速蔓延到了其他一些中部或北部的重要城市,包括在当时还是独立政体的威尼斯以及欧洲艺术中心佛罗伦萨等。

▲主要疫情城市的死亡人数统计

201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17世纪30年代的这场瘟疫导致受疫情影响的几个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降低,并且对意大利的城市人口规模和城镇化进程造成了长期的破坏。这恰好印证了一些学者的假说:“米兰大瘟疫”在导致意大利经济相对衰落的过程中起到了根本作用。

07

伦敦大瘟疫

时间:1665~1666年

死亡人数:约10万

简述:“1664年冬季,天空中出现了一颗明亮的彗星,伦敦人民感到恐惧,想知道它象征了什么邪恶的事件。”这是大瘟疫造访伦敦前的民间传说,似乎也预示了这场灾难的不同寻常。

这场疾病后经确认是由鼠蚤叮咬而传播的淋巴腺鼠疫,即之前提到的「黑死病」。据考证,病源可能是由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驶出的商船带到英国境内的。

▲1665年伦敦地图

最先遭殃的便是伦敦外围的码头地区以及圣贾尔斯(St. Giles)教区,在这两个区域生活的穷困工人成为了鼠疫肆虐的第一批牺牲者,但是由于英国阶级制度森严,这些社会最底层的患者并没有被关注和记录,这也就导致了病毒在伦敦城内的大爆发。

根据记录显示,伦敦的死亡人数每周都在不断攀升,从每星期1,000人死亡上升到每星期2,000人,到了1665年9月以后,每周死亡人数更是达到了7,000人。据统计,这场大瘟疫在18个月内杀死了大约10万英国人,几乎占全部伦敦人口的四分之一。

著名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其作者当时年仅5岁的丹尼尔·笛福便是这次瘟疫的幸存者,他在1722年推出的经典纪实小说《大疫年纪事》便对疫情期间的伦敦百态做了详尽描述:

不过话说回来,也正因为大家处于一种混乱盲目的状态,所以才特别容易上各种各样的骗子和庸医的当,正是这些很可怜、很悲惨的人们口袋里的钱撑鼓了江湖术士们的腰包。每天我都可以看见大量的人拥在所谓的神医、骗子的门前,甚至比布鲁克斯医生、厄普顿医生、霍奇医生、贝里克医生等人的门前还要拥挤,尽管这些医生在当时都是非常著名的。我听说一些骗子一天就能赚5英镑。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讲一个关于“圣人村落”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英国中部德比郡治下的南北交通枢纽「亚姆村」(EYAM)

当瘟疫渐渐从伦敦向外扩散传播到亚姆村的时候,村民们在教堂经过简单的商议,做出了一个无比痛苦而又伟大的决定:全部居民自愿留下来并封锁村子自我隔离,阻止瘟疫通过亚姆村蔓延到北方。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越来越多的人染病而死,直到400天后村子里已经竖满墓碑的时候,瘟疫才彻底消失。这个原本有300多名居民的村子,如今只剩下70个人还活着,其中有33个是16岁以下的孩子,其余的都是这些孩子的母亲或监护人...

十年后时任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偶然间听闻亚姆村的事迹,当场感动落泪,随即下令要求全国周知,并特赦亚姆村后代世袭免税,这才使得亚姆村事迹广为人知。此地也被英国国民誉为“贤者之乡”,村子的后人们一直秉承着先祖无私坚毅的精神,延续数百年。

据说村子里其中一位牧师的墓碑上至今还写着:希望你们把善良传递下去......

时间来到1666年9月2日,伦敦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火灾,这场持续了整整4天的大火几乎烧毁了这座城市1/6的建筑,甚至连当时的伦敦地标圣保罗大教堂也未能幸免。

但神奇的是,这场罕见的大火仅仅造成了城中的5人丧生,而且大约在同一时间,鼠疫疫情居然也彻底消失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上帝和英国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艺术作品中描绘的伦敦大火

17世纪的这场「伦敦大瘟疫」是英国本土最后一次广泛蔓延的鼠疫,之后随着英国政府着手大力改善地区卫生条件,鼠疫对英国民众的威胁也逐渐消失了。

08

马赛大瘟疫

时间:1720~1722年

死亡人数:约10万

简述:18世纪初的这场瘟疫是目前为止欧洲大陆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爆发的淋巴腺鼠疫,而究其起因竟然是一些权贵商人的无知和贪婪。

1720年一艘名为大圣安图望号(Grand-Saint-Antoine)的商船从黎凡特(今地中海东岸部分地区统称)启航,一路辗转经过的黎波里和当时正在爆发瘟疫的塞浦路斯后再从黎巴嫩出发开往法国马赛港

这期间船上的一名土耳其乘客被病毒感染并于不久后死去,随后包括几名船员和医生在内的数名人员也相继染病而死。

在最终抵达马赛后,港口机关立刻下令将商船隔离,阻止船上人员和货物进港。此举原本可以让法国人躲过一劫,但历史的车轮从不会因为怜悯而扭转。因为当时船上满载着从中东地区进口的大量货物,尤其是丝绸和棉花,马赛市内的一些权贵商人急需把这些货物运到一个博览会去销售,因此他们给当局施压要求解除隔离。

死神的百宝箱就这样被轻易地打开了,瘟疫于数天后在马赛全市彻底爆发,市内的医院很快就爆满了。市民们惊恐万分甚至把病人从家里和市内赶出去。由于病死的人太多,人们只能挖万人坑来处理尸体,但是很快就被填满了。最后实在无法处理这么多的死人,只能任由尸体在城市周围如小山般堆积起来。

法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尔贝·加缪曾在其著作《鼠疫》中写道:

在时间的漫长中体验时间。那就是瘟神,他站在你们屋顶上空,右手齐额举着红色的猎矛,左手指着你们哪家的房屋。每个房舍受多少次敲击,便有多少死人从那里抬出来。我决定拒绝接受促人死亡的,或认为杀人有理的一切,不论它是直接的或间接的,不论它有理无理。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

为了阻止瘟疫蔓延,法国当局下令隔离马赛和普罗旺斯各地区,禁止这两地与外界的任何往来,违者将被处死。为了强化隔离措施,他们甚至在整个市郊修建了“瘟疫墙”,这些墙用石头堆砌而成,高两米,厚70厘米,墙后有守卫。至今在沃克吕兹高原的一些地方依然可以看到这些墙的遗址。

瘟疫平息后,法国当局大力完善了港口的防护体系,包括在水边修建隔离缓冲区以及更加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等,以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

09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时间:1894~1959年

死亡人数:超过千万

简述:人类历史上一共出现过3次大规模流行鼠疫,第一次是公元6世纪爆发于地中海地区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瘟疫;第二次是14世纪席卷了欧洲大陆的恐怖腺性鼠疫“黑死病”;第三次就是接下来要讲到的传播速度以及影响范围都远超前两次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1855年,即清咸丰五年,作为滇西纵谷疫源地的中国云南省境内首先发生了大型鼠疫。

1856年,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云南又爆发了回民反清起义,导致部分人口东迁至两广等沿海地区。

1894年,鼠疫在两广、海南、珠江三角洲等地区陆续爆发,并于不久后传至香港,再经由海上交通,最终散布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陆上。仅中国和印度就有超过1200万人死于这场瘟疫。

▲1897年巴基斯坦卡拉奇,医生向一名感染者注射治疗性血清

1910年,我国东三省地区突然爆发了更为恐怖、传染性更强的变种鼠疫,这种鼠疫不止会通过鼠类和跳蚤传播,而且还能在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传播,后被称为「肺鼠疫」。

1917年前后我国山西、上海等地也陆续出现了“肺鼠疫”疫情。

▲我国东北的鼠疫受害者

讲到这里请允许我本人满怀着无比崇高的敬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个人,正是在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下,令人谈之色变的“肺鼠疫”才能在极短时间内在我国本土上被彻底控制。

在介绍这个人之前我们先来看几个头衔:

世界防疫科学权威专家;

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创始人;

中华医学会创始人;

中国医学现代化改革奠基人;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中央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等近20所知名医院、研究所主要筹办者、创始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诺贝尔奖华人候选人;

......

他的名字叫做伍连德

▲伍连德(字星联,1879-1960)

伍连德,祖籍广东省台山市,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西亚北部的槟榔屿,其父系早年下南洋谋生的侨商。1896年-1903年间曾留学于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Emmanuel College, Cambridge)并先后在德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地从事医学研究工作。

1907年,他接受了清政府直隶总督袁世凯的邀聘,回国担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校长,从此伍连德便把满腔的爱国热血洒在了中华大地上。

1910年冬,东北三省爆发了大规模烈性鼠疫疫情,伍连德临危受命当即奔赴东北。到达哈尔滨后他不避艰险,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经路,并采取了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来对抗疫情。

这期间他甚至发明了中国第一款用于传染病防控的医用口罩,后被称为“伍氏口罩”。虽然这种简易口罩构造简单,但却效果拔群,极大的降低了当时疫情的传染率和死亡率。

▲伍氏口罩“卖家秀”

1911年3月,在经过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抗争后,这场肆虐我国东北地区夺走了6万人生命的“肺鼠疫”终于宣告结束,而这一切伍连德仅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

几年后鼠疫在东北地区复发,山西、上海等地也出现同样疫情,伍连德及其团队的医护人员用同样的防治手段将各地的疫情迅速扑灭,时至今日中国大地上再也未曾受到大规模鼠疫侵扰。

之后,伍连德又在各地办医院、兴学堂、育人才、重防疫、搞研究,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我国的医疗防疫事业。梁启超在回顾晚清到民国50年历史时,感慨地说:

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

先生功勋卓著,耀绩甚广,鄙人拙作实未能承载一二,然先生思国忧民、风骨长存,必于我族青史永世垂名,以鉴后人端行。

“偶像”之名可冠以泠人、戏子之身,皆因其才貌,为众所道哉。而似先生之大德大能者,如今日之“钟南山”、“钱学森”、“袁隆平”、“南仁东”、“于敏”等辈,皆属华夏百姓之幸甚,民族之幸甚,吾虽不才,愿称诸贤为「国士无双」!

10

西班牙流感

时间:1918~1919年

死亡人数:保守估计2500~4000万

简述:如果各位对“西班牙流感”这个名字感到有些陌生的话,那我不妨换一种说法,根据宿主的不同它可以被称为“禽流感”、“猪流感”等等,当然,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H1N1」现代流感始祖病毒!

虽然被称为“西班牙流感”,但实际上这场致命传染病并不是起源于西班牙,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百万人感染了此病,甚至连时任西班牙国王的阿方索十三世也被感染。

这位使西班牙躲避了战争残害的国王,在其人生的最后阶段因为一些政治问题而导致西班牙国内于1931年爆发了革命,不久后他便下诏退位并逃亡,后病死于罗马,年仅54岁。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知道他的死是不是和此次流感的后遗症有关。

▲阿方索十三世(Alfonso XIII,1886-1941)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趋于结束,各参战国为了振奋士气都是报喜不报忧,刻意隐瞒了部队中爆发了严重流感的消息。只有“诚实”的西班牙人对外公开了本国出现的流感疫情,因为是中立国,所以也就被其他国家争相大肆渲染报道,这才被人们称为西班牙流行性感冒。至于在西班牙国内则称此为法国流行性感冒(⊙_⊙)?

▲1918年,西雅图的一名公车售票员拒绝未佩戴口罩的乘客上车

关于这场流感的疫源地至今仍存在不少争议,在当时有几种比较主流的说法,各国科学家也因此一直争论不休。

其中一种说法是病毒来自中国,因为当时中国是受这次流感影响较小的少数地区之一,死亡人数相对较少,所以人们认为当时的中国人已经获得了对这种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再加上1918年前后中国的一些地区爆发了传染性“肺病”(后被证实为鼠疫),当时又有很多劳工被送往欧洲战场,也就将病毒带到了战区。

▲法国艾克斯莱班市第45号美国陆军营地医院,一号流感病房

另一种说法,也是被现代科学界普遍采用的说法是,1918年3月4日(也有文献说11日),第一例被记录在册的出现流感症状的病例出现在美国堪萨斯州赖利堡的芬斯顿训练营地。当时全美国有30多个这样的大型训练基地,因为正处于战时,这些基地会定期集中训练新兵,之后这些年轻人要么被送到别的营地,要么被派往欧洲战场,这也就导致了流感病毒的大范围传播。

▲芬斯顿营地(Camp Funston,Kansas)流感患者

西班牙流感的爆发阶段可大致分为三波:

第一波发生于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

第二波发生于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

第三波发生于1919年冬季至1920年春季,死亡率介于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

1920年春这场持续了不到两年的流感突然间神秘消失了...

▲1918-1919年间世界几大城市死亡人数统计

最终这场号称人类历史上第二致命的传染病波及了全球几乎所有的人类聚集地,共造成全世界约5亿人感染,超过2500万人死亡,比持续了52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还多。此外这次流感也是一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没有了额外的兵力进行作战。


怀着沉重的心情断断续续写了一万多字,文章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生活却远远没有结束。2020~2021年的瘟疫还在全球肆虐,我相信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人类一定会如过往一般再次战胜病魔,而这段经历也终会被载入史册等后人戏说。

最后引用电影《敦刻尔克》里的一段话:

Do all you can to survive, because life is never something you live only for yourself.

夫立于世

必竭其力

生而为人

舍己施彼

(斜阳君译)

Peace&Love


文丨一盏斜阳

图丨网络

参丨百度百科、wikipedia

(文章首发于公号:一盏斜阳,如有素材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3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4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2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0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58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4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31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1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42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