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成长教练之路 第9天
【任务描述】
学会倾听与共情
小的时候,母亲常常跟我说一句话:“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别人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不然你就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这应该是我最早学到的,关于倾听的教化。但是我真正明白什么是倾听,要数到最近几年。
在这之前我所以为的听,其实只是在找别人手里的“拼图”。
倾听真的是一个技术活,并不是天生就会。有一位教练技术的朋友,曾经不太严谨的,这样总结“表达”的含义:凡是表达必有索取,表达者背后总有需求。这个总结一语道破了沟通的本质。看似两个人交流的你来我往,十分开心,实则是两人是通过沟通各取所需。
这个需求有可能是炫耀的需求、求认同的需求;也有可能是求安慰的需求;还有可能是体现价值的需求等等。比如有的人看似是通过给人讲道理,来帮别人解决问题。其实是通过帮助别人的行为来刷自己的价值感、存在感。
按照这个逻辑,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本质上也是各取所需。不同的是,由于伦理地位有高低之分,父母稍微拿出点权力、道理、道德高地,就容易变成只有父母向孩子索取教育成果的机会,没有孩子向父母索取关注和理解的机会。
所以有时我们觉得在跟孩子沟通,实际上,只是想在孩子身上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就像我们手里拿着一幅拼图的图纸,通过沟通,向孩子索要拼图上遗失的板块。至于孩子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不能把那块拼图给我们。这种沟通,父母不论是表达,还是倾听,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拿着自己的图纸向孩子要拼图。
换句话说,很多家长所谓的沟通和倾听,其实只是在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被孩子接受,焦点总是在自己身上。事实上这样的沟通效果是可以预见的。很多家长也因此开始寻求亲子教育的一些理论、方法和技术。企图通过更厉害的沟通技巧,来搞定那个熊孩子。
但事实上,稍微接受过几次亲子教育课程的家长,哪怕是听几次推广公开课,都会发现:这些课程并不会教我们怎么用技术搞定孩子,而是教我们如何搞定自己。有一个亲子教育的老师曾将无奈的说:很多家长来了就问,你别跟我说我该怎么做,你就告诉我该怎么让孩子听话,或者你替我管管他也行。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学了很多技术,却依然无法教育好孩子的原因。因为他用这些技术去听孩子表达时,焦点总是在自己的需求上,而不关注孩子内心的想法和需求。这样的沟通,孩子并不会感受到被关注,被理解。回忆一下我们小的时候,当父母与我们沟通时,我们有多少表达的意愿呢?还是想尽快结束这场对话?
所以正确的倾听,不应该是拿着图纸看孩子手里有没有拼图;而应该是像进了一家博物馆一样,认真的欣赏每一件艺术作品,以及它旁边的说明。那些说明我们从未见过,那些艺术品不断拓宽我们的认知,让我们知道原来还有这些我们没见过的东西。
我跟大女儿聊天,当她跟我讲她的想法时,我总感觉像是进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逻辑和我的不太一样,在这个世界,我像个孩子一样,要不断的问她,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事实上和她玩的时候,我经常企图扮演一个和她相同年龄的人,虽然总是被她嫌弃、或者被识破,尤其是我打听她幼儿园的事的时候。
孩子更喜欢在什么样的人面前肆意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定是同龄人。因为不论是年龄、阅历、外形还是词汇体系,他们都更接近。大人在他们心目中,既是安全的港湾,又是另一群和他们不同的人,甚至不属于同一个社会圈层。如果没有足够的信任,他们并不愿意跟我们分享他们社会圈层的信息。
记得大女儿上幼儿园之前,有一次我跟妻子第一次送她上早教的幼儿园预备课。这个课程是练习孩子跟父母分开的课程,我们要在大厅里等候。课程有一个环节是开火车游戏,小朋友抓着前面人的衣服排成队,从教室里出来,绕早教中心一圈。当她们经过我们的时候,我们向孩子打了招呼,她也腾出一只手来打了招呼,然后又赶紧抓住了前面小朋友的衣服。
看着她这样离开回到教室,我叹了口气,搂了搂妻子的肩膀跟她说:“这是咱闺女标志性的一刻,从今天开始,她有自己的圈子了,这个圈子我们进不去。”我媳妇顿时体会到了分离的滋味,掉泪了。那一刻我们俩都深刻的体会到,对孩子的爱,是为了更好的分开。这句话的意义。
想想我们小的时候,内心五彩斑斓的世界,有多少是我们愿意与父母分享的呢?与父母沟通的时候,又有多少时间是在刻意的寻找父母想要的答案呢?那些成人后,所谓的丢了自己,不敢做自己的人,不就是在一次次与父母沟通中,总是按照父母接受的想法去表达,总是压抑或隐藏自己的想法,慢慢造成的吗?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并不只有我们,我们并不能完全了解他们。只有我们真正关注他们,与他们共情,并取得他们信任的时候,他们内心的声音才会愿意与我们分享,或者说我们才有机会看到那些不曾见过的景色。
叶上闻
公众号:生涯叶上闻
2018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