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联文化博大精深,这一项文学艺术,是绝大数多国家的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和比拟的。 对联中有一类叫千古绝对,顾名思义,就是古人所出,至今无人能对。 “绝对”有两个特点: 一、它是经过长时间在民间流传下来的,有的已经对得出,有的还未对得出。 二、它的难度很高,凡是可以称得上“绝对”,总有一些“古古怪怪”的条件限制。
如有一句为“烟锁池塘柳”的上联,不同的资料给出的结论各有不同,有人说“烟锁池塘柳”来自唐诗,有的说源于明末的陈子升,而更多的说法是来自乾隆。据说,某年夏天,乾隆皇帝在颐和园游玩。刚下过阵雨,雨珠打在湖边的一行行柳树上,升腾起白色的烟雾,乾隆帝忽然诗兴大发,才思泉涌,脱口而出一句“烟锁池塘柳”,想来想去却没有了下句,就看看纪晓岚,意思是你来对吧。在一旁的纪晓岚觉得太容易了,张口欲对下联,猛然灵光一现,顿时面红耳赤垂下了头。号称乾隆年间的第一才子,竟然被这个上联难住了。几年后有一次开科考试,两考生脱颖而出,伯仲难分。乾隆于是出此联而试,一名见上联当场调头就走,另一名想了半天也悻悻而去。乾隆于是钦点先走的为第一。众臣问其故,乾隆说:“我此联为绝对,能一见断定者必高才也。”
此联的机巧就在于:上联五字,字字嵌五行为偏旁,且意境很妙。看似简单好对,其实很难,有人甚至认为它是“天下第一难”。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尝试去对这个下联,也有了许多对句,如炮镇海城楼(此句传为纪晓岚对)、炮填镇淮楼、茶煮凿壁泉、灯深村寺钟、灯垂锦槛波等等,但总是不能令人满意,要么是不够文雅,要么是硬凑边旁,有的意境可以了却不合平仄,还有的是合掌犯忌,或者是缺乏气魄,也有的下联与上联风马牛不相及缺乏意境和情趣。
清末秀才,常州府阳湖县三河口乡谈墅人施啸岑,却把这句千古绝对给了一个满意的下联。有一年秋季,江苏学政指令阳湖教谕对全县秀才进行才学考核,通知下发后,县内各秀才纷纷起程到县学去报到。正所谓出门乞求一帆风顺,施啸岑从三河口坐船经北塘河去常州报到,船行至郑陆西边的河道时,有两艘商船在此相撞,其中一艘沉没,顿时把河道给堵死了。东西两段河道内挤满了来往的船舶,进退不得。外面的小道消息传来传去,一会儿说:再等等,只要有船让路,就可以通行了;一会儿又说:沉船已经被拖到岸边河滩上,马上就可以通行了。施啸岑坐在船内,想上岸换马车,又听说马上可以通航了,真是上岸也不是,在船上等着也不是。因为三河口到常州不是特别远,只要河道不发生事故,半天也就到了,所以施啸岑把时间也预算得蛮合理的:下午到常州,和朋友们晚上喝酒住一夜,第二天上午正好去报到。现在船被堵住了一整天,直到第二天早上,施啸岑实在没办法,赶紧上岸,租了马车往常州赶去,等到达县学,唯有施啸岑错过了报到时间。县学的教谕正在发火呢。
也怪施啸岑的名声很大,教谕很嫉妒他的才华,便借此机会打压一下施啸岑,便问施啸岑:“施秀才,你是愿打还是愿罚?”施啸岑赔着小心问:“愿打何说?愿罚怎讲?”教谕冷笑道:“愿打,我就上报学政,革去秀才的功名;愿罚,就对一个下联,算你过关。”无论是谁,当然愿罚了,革去秀才功名,那可不是好玩的,对联么,对秀才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当下施啸岑连忙说:“学生愿罚,愿罚。”教谕当即内心暗喜,心想:要的就是你认罚,你对不出下联,依旧可以革去你的秀才功名,更是名正言顺。于是思索了一下,给施啸岑出了一个上联曰:“烟锁池塘柳”!施啸岑一听,暗暗叫苦:这是千古绝对,自己早就知道的了,以前也思考过,一直没有好句。没办法,施啸岑看着满脸得意的教谕,内心直骂教谕狠毒。许多秀才也都知道这是千古绝对,纷纷为施啸岑鸣不平,感觉这是教谕故意在整施啸岑了。
施啸岑在县学大堂内踱着步暗暗思考着下句,想着想着,就暗恨河道的船只相撞,把河道堵了,否则怎么会被人整呢。想到船只,施啸岑又回忆起在船内等候时,看到河道的石驳岸的石缝中,长出了一棵松树,曾因为好奇,仔细观察过。大堂上一片寂静,其他学子坐在周围,教谕坐在案前,唯有施啸岑在大堂内站着,仿佛一颗松树一般。大堂外面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哗啦啦”地作响。施啸岑顿觉灵光闪现,脱口而出一个下句:秋吟(古写为金字旁)涧壑松。教谕闻声一惊,不服输地说:“这个下联,都是什么字?你写出来。”施啸岑内心再揣摩了几遍,觉得这个下联真是绝,立刻踌躇满志地在纸上把这句写了下来。众秀才和教谕传阅一看,无不拍案叫绝。教谕一片爱才之心油然而生,不再嫉妒施啸岑的才华,内心甘拜下风。
烟锁池塘柳——秋吟涧壑松,下联中格律,意境与气势都达到了上联所期待的效果,堪为名对。如今,在常武地区一些农家的客厅中堂上,多有后人所写的这幅对联挂着呢!
施啸岑,晚清著名诗人,被誉为常州名士,与谢玉岑并称“常州二岑”。近现代许多学术和书画大家,多师从施啸岑,如程舍予、丁彦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