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因双方家里穷,当然,我家更穷,我们买不起房子,哪怕是N手的老房子,几经周折,我们在保险公司宿舍楼的顶楼租了一套房子结婚,租金每月100元,事先花了几百块钱请哥哥简单粉刷了一下。就这样,我们两人开始了婚后生活。
一年后,有次放假,我在家带孩子,妻子出去买菜,买菜回来,进门就流眼泪,把菜放到厨房,就蹲在厨房的地上无声的哭泣,几个月大的儿子都吓到了,我忙问什么事情,妻子哭了一会后,断断续续抽噎着告诉我,她提着菜进院子,一个邻居大姐看着她提的菜,说,你们也吃的这么好啊。她就赶紧上楼,心里委屈,想,可能是邻居大姐觉得你们租房子住,还买这么多菜,不会过日子。也许邻居大姐根本就没有这意思,是妻子过于敏感了。其实,妻子看到儿子小,我又从乡下回来,平时在食堂吃饭,想给我改善一下伙食。尽管现在家里也不富裕,但那段时间,家里是真的穷,有个月,妻子口袋里只有20多块钱,也就是全家只有20多块钱。我每月的工资留一点自己在乡下用,其余的全部上交给妻子,那时,工资还不能每月按时发放。这次事情后,妻子想买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哪怕是几十个平米的二手房子。
妻子开始打听房子,尽管那时家里也没有什么积蓄。几个月后,有了几处比较满意的房源,景山花园有新房子在卖,价格在500元一平左右,工商局宿舍有一套二手房要卖,总价在5万多,已装修……我们商量,准备买工商局宿舍的那套二手房,不需要装修,也不需要置办什么家具,买好就可以搬过来住,谈好总价5万元。我们做了分工,一人去借一半,各自向自己的亲戚朋友借。当时,两人一年大约可以存5000元。我们分头行动,找亲戚朋友借钱,凑齐了5万元,将手中的2000元积蓄请哥哥重新整理了一下。之后,妻子利用中午对要搬过来的东西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用各种颜色的各类袋子装好,傍晚的时候把中午分装好的一些小物件挂在自行车的把手或绑在后座上,搬到新买的房子里,如此反复十来天,把她能搬的都搬过来了。我在一个星期六的休息时间,请了两部蹬士(载人的三轮车)把剩余的一些床、柜子、棉絮等大件分几次都搬了过来。没有请人看日子,之后两次搬房子也是这样,两人什么时候有空,就是什么时候搬,。我们很高兴,尽管是一套二手房子,尽管需要还十年的债务,尽管没有100平米,尽管我们还是异地分居,但总算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时间是2001年年底,具体时间不记得了。
搬过来后,我把母亲接来家里帮我带孩子,父亲也许是估计我经济困难,也许是怕婆媳不好相处,也许是认为照顾母亲是他作为丈夫的责任,两、三个月就会送米和油来家里,以前母亲没来帮我带孩子的时候是不送米油的。母亲来家中帮我带了三年孩子,直到孩子上幼儿园。在这三年里,妻子和母亲相处得很好,基本没有发生什么矛盾,直到现在,妻子都很感激母亲来帮我们带了三年孩子。我兄弟4个,大哥的孩子,母亲没有去帮忙带。那时,二哥和三哥在乡下,都生了小孩子,差不多大,母亲分不开身。令我感动的是,妻子现在回乡下看望母亲,会陪母亲聊天,有时还会聊到晚上11、2点。
这套房子我们住了将近十年,2010年,我们将房子卖给了新考入我县法院的一对小夫妻,价格是23万,我们将一部分付了新房子的首付,一部分购买了一辆奇瑞A3的汽车,一部分留作装修。新房子没有交付,住的房子已经卖出,我们借住在妻子父母家,直到2011年底搬到新房子。
对于这套二手房子,我们都很有感情,因为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第一套房子。以后我们散步或逛街经过那里时,我们都会抬头看一下,想起曾经的一些往事。现在,我们身份证的地址信息还是这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