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BitCoin)是一种运用SHA-256算法,链式加密结构,分布式数据库;通过P2P网络传输,社区共识为工作量证明(POW,Proof of work)的虚拟数字货币。具备公开透明、无法篡改、方便追溯等特点。
比特币所采用的这些技术都是目前IT领域很成熟的。最初是由一个叫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极客在2008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论文,描述了一种被他称为“比特币”的电子货币及其算法。2009年1月初,他发布了首个比特币软件,并正式启动了比特币金融系统。2010年,他逐渐淡出并将项目移交给比特币社区的其他成员。到目前为止,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的真实身份仍然是个迷,在比特币社区里也不时有人冒称自己是“中本聪”来获取关注。很多社区成员猜测“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原因是对现有的货币体系不满,政府可以随意滥发货币,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其实就是变相抢劫人民财富。所以其希望比特币能够成为全球自由流动、不受政府监管和控制的货币。
比特币的发行总量为2100万,每个比特币又可以拆分成100万聪(satoshi)。在2009年1月4日,比特币的创世区块被发掘出来之后,每一个“胜利节点”将获得系统赏金50个比特币,当总量达到1050万时(2100万的50%),赏金减半为25个。当总量达到1575万(新产出525万,即1050的50%)时,赏金再减半为12.5个,以此循环。这个计算过程就被形象地称为比特币挖矿,货币总量按照设计预定的速率逐步增加,增加速度逐步放缓,并最终在2140年达到2100万个的极限。参与挖矿的节点,被称为“矿工”。“矿工”在挖矿时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难度值”(difficulty),它决定了矿工大约需要经过多少次哈希运算才能产生一个合法的区块。比特币的区块大约每10分钟生成一个,如果要在不同的全网算力条件下,新区块的产生保持这个速率,难度值必须根据全网算力的变化进行调整。简单地说,难度值被设定在无论挖矿能力如何,新区块产生速率都保持在10分钟一个。难度的调整是在每个完整节点中独立自动发生的。每2016个区块,所有节点都会按统一的公式自动调整难度,这个公式是由最新2016个区块的花费时长与期望时长(期望时长为20160分钟即两周,是按每10分钟一个区块的产生速率计算出的总时长)比较得出的,根据实际时长与期望时长的比值,进行相应调整(或变难或变易)。也就是说,如果区块产生的速率比10分钟快则增加难度,比10分钟慢则降低难度。因为其采用独特的“区块链”技术,所以在谈到比特币的时候总是和“区块链”联系在一起。在比特币诞生的10年时间里,因为其社区成员的不断努力,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比特币,从最初的2万比特币买一个披萨到现在Bitcoin ATM 取款机在欧美等地遍地开花,比特币的价格也从最初的1美分/个到18年顶点时的2万美金/个。即使不认同比特币本身的科技金融大鳄,也纷纷开始在区块链方面布局。国内的百度,阿里,腾讯,国外的微软,谷歌,Facebook,摩根大通等都早已投身于区块链领域。 随着大众对于比特币以及区块链技术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比特币的行情也越来越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对于比特币的宽容程度密切相关,一则关于比特币“SEC”或者“ETF”的相关报道,就可能使比特币的价格达到±20%的波动,也因为这一点,使得很多比特币社区成员发出不同的声音,并开始质疑比特币交易越来越被中心化的大型交易平台所操控,如最著名的“2014年Mt.Gox交易所事件”(国内通常戏称“门头沟事件”),Mt. Gox交易所因为早期独占比特币交易市场被比特币爱好者熟知。在爆发黑客盗币事件之前,因为虚拟币市场币种稀少,比特币单价较低等因素,Mt.Gox凭借起步较早的优势一度占据全球80%的比特币交易江湖。比特币也因为Mt.Gox交易所的成立彻底盘活了比特币市场。在2011年期间受到了黑客攻击,但是该交易所后来迅速扩张,曾经被盗的损失在强大的现金流面前逐渐不值一提。甚至到2013年,Mt. Gox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每日的资金流水过亿美金。战略重心放在快速扩张下的Mt. Gox,公司漏洞逐渐爆发。终于在2014年2月7日,Mt.Gox在资金窟窿不可覆盖的情况下暂停了所有比特币提币服务。Mt.Gox暂停提币的举动轰动了整个币圈,比特币的市价直接跌破800美元的重要关口,随后的一个月里噩耗一个接一个,最终,Mt.Gox在2014年2月28日在东京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又在3月9日,在美国申请了破产保护。85万个比特不翼而飞。整个币圈80%的玩家因为Mt.Gox破产事件损失了所有存于交易所的比特币数值。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比特币价格跌幅高达36%。此刻,比特币市场正式进入寒冬季。整个寒冬季维持了两年,两年的时间里比特币市场愈加死沉。交易量和比特币价格都缩至地量。
Mt.gox将比特币推向第一个顶峰,也给了比特币一记突如其来的重拳。这一拳狠狠的打在了比特币历史上,也锤倒了无数比特币爱好者。门头沟事件让区块链行业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质疑。曾经建立起来的去中心化的“共识大厦”在一夜之间猛然崩塌。时至今日,比特币的价格还在受这一事件的影响。在“门头沟事件”之后,大大小小的比特币交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中国的“聚币”,“比特币中国”,“比特币交易网”,“云币”,“火币”,“OKCoin”,“币安”,“比特儿”,“中币”,“Fcoin”,“币夫”等,国外的“BitMEX”,“Coinbase”,“Bitfinex”,“Bitstamps”,“bitFlyer”,“Bithumb”,“UPbit”,“Bittrex”,“Gemini”,“Poloniex”,“Coincheck”等数以万计,由于整个加密数字货币市场波动以及激烈竞争影响,时至2019年初,还在各大交易所排行榜上徘徊的只剩下服务较好的“币安”或入行较早的 “火币”,“OEX”等寥寥数家,其余的交易所由于94政策影响,交易所迁往国外,国内流量已大不如前,导致很多新用户现在甚至还在为如何购买等因素而无法入场。与交易所同期介入市场的还有另外一门“生意”——矿机,这门生意几乎伴随着比特币的诞生而进化,从最初的电脑主机CPU挖矿到显卡GPU挖矿,再到专为挖矿而优化的ASIC矿机。因算力之争而导致消耗的能源大幅上涨以及算力集中——“矿霸”的产生,也成了比特币不被主流媒体看好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比特大陆的掌门人“吴忌寒”,这家位于中国北京的矿机企业所生产的蚂蚁矿机在算力大战中曾达到过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比特大陆的矿机价格随着比特币价格水涨船高,在比特币到达2万美金的时候,一台S9的蚂蚁矿机价格甚至高达3万RMB,还一机难求。
随着中国大陆的嘉楠耘智以及越来越多的欧美企业加入矿机生产竞争之中,以及币价的回调,目前的矿机价格已经回到3年以前的水平,影响算力之争的因素也从矿机转移到电力成本的竞争。在现金流最集中,竞争最激烈的一级市场各大交易所,以及技术门槛较高的矿机生产,矿池节点建设外,一些退而求其次的开发者则在竞争稍弱的数字货币钱包,行情资讯等领域介入,如老牌钱包“Blockchain”,用户较多的“Bitpay”,“Nano”,“Waves”,“Exodus”;国内的“IMtoken”,“Kcash”,“火币钱包”等等。除了提供最基础的链上钱包以外,还提供比特币在全球各大交易所的实时行情,使得整个 行业更加“丰满”,而早期进入市场的企业则在行业所能涉及的更多领域提早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