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下一站,天国》之后,我脑海中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了岩井俊二的《情书》,虽然我已经看过这本书,也看过电影,但由于时间比较久远,我想在重温一遍。
《情书》在我心里一直都是无比干净的存在,第一次阅读也是在高中无比烦闷和脆弱的一段时间,那时候岩井俊二干净的文字像清凉的泉水一样一点点浸透我的心灵,就像安妮宝贝说的,它像是那种缓慢渗出,能让人心变的柔软及澄澈的回溯。
古典感的爱,可以在静默中没有任何声响和要求的存在。暗中点燃的小小火焰,只用来温暖自己的灵魂,照亮对方的眼睛。而纯洁的爱,它也许会有盲目,犹豫,创伤,但一定不会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也无私心,仿佛只是为了信仰而存在。
他和她相同的名字,她和她相似的脸,不明所以的一见钟情,到底是怎样的脑洞会构思出这么新奇的故事。我记得第一次读《情书》时,只是沉浸在它所构造的那个纯净的世界里,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作者将那一去不复返的往事写的深沉眷恋,字里行间透着美丽和忧伤。
而再一次读时,却被它毫无漏洞的逻辑链震撼到了,你会发现整个故事中,没有一个情节是多余,上一次给我这种感觉的还是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所以,可以这么说,《情书》比起一些推理小说也毫不逊色,而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干净的语言带你一点一点、抽茧剥丝地探寻埋藏在时光深处的如午后阳光般静谧的秘密,没有血腥和杀戮,有的只是温暖和感动,和只属于一个人的震撼。
我觉得《情书》给人干净的秘密在于故事中人物关系之间的简单纯粹。很多小说为了让故事能够更精彩,能写下去,会给人物套上一层又一层的外衣,戴上一层又一层的面具,这类小说虽然更吸引人,但读多了,你会越来越不相信别人,总觉得别人另有所图。
而《情书》中则不存在这样的情况,没有过多的猜忌和隐瞒。就比如秋叶和博子的关系,秋叶一开始是喜欢博子的,但因为男生藤井树对博子突如其来的表白,让他短暂的爱情画上了休止符。之后在登山的时候男生藤井树掉下悬崖后,秋叶作为登山队队长作出了放弃救援,全部撤离的决定。这在其他的小说里秋叶十有八九是个有私心的存在,而博子也大有可能对秋叶怀有戒心。但是《情书》中的博子没有怪秋叶,或许博子理解秋叶的做法,毕竟是秋叶的果断保证了登山队其他成员的安全。
秋叶和博子的相处很自然,博子会为秋叶偷偷去祭奠藤井树打掩护,秋叶也会陪博子去寻找藤井树的过去。除此之外,虽然藤井树打破了秋叶短暂的暗恋,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因此产生隔阂,即使藤井给人一种怪异、孤僻的感觉,他们就那样自然而然接受了命运所赐予的关系。是因为秋叶爱博子不够深吗?显然到最后秋叶都依然深爱着博子,就像秋叶的徒弟说的“很明显就看出来了”。
他们的结尾以一种很浪漫的方式写了出来,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段。
……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博子就被秋叶叫醒。
“博子,马上就要日出了,不去看看吗?”
她披上外套,和秋叶一起来到外面。
博子睁大眼睛,美丽的山峦耸立在眼前。
秋叶说:“就是那座山。”
博子不由得避开了视线。
“看清楚了,藤井就在那里。”
博子缓慢的抬起了头。让人倍感庄严的山峰独占了她的视线。
博子的眼泪夺眶而出。
秋叶突然冲着山大喊:“藤井,你还在唱松田圣子的歌吗?那边冷吗?”
传来了回音。秋叶又喊:“藤井,把博子交给我。”
回音重复着这句话。秋叶自作主张的回答了。
“好啊。”
回音又再度响起。秋叶得意地冲博子笑了。
“他说'好啊'。”
“……秋叶你真狡猾。”
……
真实的感情最终是和一切盛大无关的事。和幽深艰涩的宗教哲学无关,和坚不可摧的道德伦理无关。和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无关。也许仅仅是白雪皑皑的群山之中一次泪流满面的问候:“你好吗?我很好。”
注:文章原创,搬运请说明,否则后果自负。如需转载和引用,需告知作者并获得同意。
另外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关注下方专题,会不定期的分享好书,也欢迎推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