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总有这样一种特别想不明白的困惑:孩子明明学习挺努力呀,经常学习到半夜,牺牲睡觉的时间,甚至周六日以及寒暑假、小长假都在坚持不懈地参加辅导班,可学习成绩为什么就是上不去呢?
孩子每天6点起床,晚上12点才睡,吃饭带着小卡片,上厕所都带着课本……牺牲睡眠时间来做作业、看书已经成为了孩子的一种常态。
长沙市5所小学、5所中学调查数据
据国家教委和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显示:
虽然我国中小学生人数呈下降趋势,但课外补习人数却稳步增长。
相关数据:
2009年我国补习市场需求人数为4303.13万人,占中小学生整体人数的23.98%;2014年增长至5962.67万人,占中小学生整体人数的36.72%。高中生补课比例接近85%,初中生补课比例接近80%,小学生补课比例超过88%。
看到孩子这样拼命地学习、努力地看书,家长们似乎也感觉到想要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能听天由命了。但实际上,孩子是真的在努力学习吗?
一些孩子习惯了上课走神、瞌睡,回家后反而比较有精神,补笔记、做习题,忙活到半夜;结果第二天一上课,又困又累根本听不进去,只能回家再恶补……很多上了辅导班反而退步的孩子,往往是陷入了这个恶性循环。
根据教育部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建议小学生每天要睡足10个小时,初中生每天要睡足9个小时。
但实际上,孩子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听课的时候虽然老老实实坐在那里,但是几乎不会跟老师互动,眼神盯着一个地方好久不动;在家写作业时,经常拿着笔呆在那里,一个人偷偷傻笑;有时候写几个字就掏出手机玩一会儿,家长经过赶紧收起来……
孩子虽然花上时间坐在那里,但是并没有听课,也没在思考,脑袋里全是电影场景或者游戏情节。这也很容易给家长造成“孩子在拼命学习”的假象。
提高孩子睡眠质量,让孩子第二天精力更加充沛,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已经成为提升孩子学习成绩的最便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