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戏曲台,演尽千年事。
回忆童年,离不了戏台,锣鼓声起,锵锵锵,生旦净末丑逐一上台,那美美的妆、那宛转的腔、那兰花指、那碎步、那飘逸的水袖,情深深、慢悠悠,诉说美好爱情、高歌励志求学,道尽人生悲欢离合......
戏曲于我有很深的渊源,因为我有一位爱看戏的不走寻常路的奶奶,我兄弟妹仨由她拉扯,她不止抚养我们,更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奶奶出生于清末民国初,据说她小时候长相俊俏,村里有神祭游街,她必扮成古装童男女,由此爱上了戏。奶奶的不同寻常,还在于她父亲的宠溺,并未让她裹脚,并放纵她到处追戏。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虽没有上学的奶奶,却从戏文中懂得了中华古文化的精髓。
于是乎,在我们的童年,便是一出接一出的戏剧。
一、奶奶说戏
小孩子都爱听故事,我们也不例外,但我们的故事就是戏文。
奶奶从不讲《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这种我们小时候心目中的英雄。
记得最清楚的是,她给我们讲《狸猫换太子》,那个黑暗的朝廷,那只剥皮的猫,以及可怜的太子和冷宫中的皇妃。
当年听起来并不觉得慎,我还把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遭到他们的一致反击。
奶奶的故事是连续的,头天晚上是《狸猫换太子》里那只剥了皮的血淋林的猫,第二天就已经是包拯断案了,当然有包公的神断,太子与皇妃最终相认完美结局。
接下来就是《铡美案》,小小年纪,就恨死了那位负心的陈世美。
然后是《铡包勉》、《探阴山》、《打龙袍》等,这位黑包子简直承包了我童年全部的故事,有段时间我都认为我长大了要嫁就嫁这种刚正不阿、黑不溜秋的土包子。
但包拯,确实奠定我们兄弟妹三人的为人方式,我们都正直,都聪明,都很一根筋。
二、奶奶追戏
奶奶不但从小追戏,老了带着孙子照样追。泉州有个风俗,哪里佛生日哪里神出游,都要请戏班演戏,然后我们就带个凳子早早去占位置。南门北门东街西街,我们祖孙几人混得像“地保”,熟得很,哈哈。但那段时间,却是我们这一辈子最丰富的知识储备。
我们在南门看了打城戏《目连救母》,阴间饿鬼道的冤魂非常狰狞,可我们记住了孝道;
我们在北门看高甲戏《十五贯》,娄阿鼠“三十六块骨头没相吃嵌”(泉州话)很搞笑,可我们记住了做人不能像娄阿鼠好吃懒做,投机取巧;
我们在泮宫看梨园戏《苏秦》,感叹苏秦年轻时“贫贱则父母不子”,为官了“富贵则亲戚畏惧”,于是我们记住了读书的重要性,我们要进京赶考(偷笑);
我们在东街看梨园戏《陈三五娘》,元宵闹花灯遇上了美好爱情,于是我们记住了追爱情要有一定的手段,比如假装修铜镜混入女方家;
我们在西街看高甲戏《连升三级》,无赖张好古进京赶考高中并连升三级,故事很荒唐,有一段时间,还做梦,我要是能连升三级那多好,但只是一念,马上矫枉过正,坏人终归是要倒台的,就如阉官魏忠贤。
三、奶奶把戏文植入灵魂
奶奶带我们追戏,一直追到了戏院。
泉州早些年有一个很出名的群众戏院,经常会上演样板戏高甲戏梨园戏等,样板戏奶奶是不喜欢的,毕竟是南方人,听不惯京腔京调,毕竟是从民国走来的人,也看不来太激进的东西。但要是《李亚仙》《白蛇传》《春草闯堂》之类的,妈妈必定会托人买票,然后全家总动员一起看戏,像现代人看音乐会一样,我们在奶奶的带领下,都得穿戴整齐,稍加打扮,很重视。
(我怎么会那么清晰地记得每次看完戏,我都是睡着被老爹扛着回家的呢?)
后来,家里有了电视,奶奶更是追得昏天暗地,奶奶喜欢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黄梅戏《女驸马》《天仙配》,豫剧《花木兰》,评剧《花为媒》,单纯的各大流派戏曲唱腔,让奶奶如痴如醉,家里都是那种绕梁三日的余音袅袅,但奶奶她从来不唱的,她只是把戏文植入她的灵魂。
以至于,奶奶临终前,最后交代她子孙的遗言也如戏文:我们家三代忠良,你们要做忠臣不能当奸臣。(不能笑,这是我奶奶)
四、我的传承
我能回忆的童年,都是和奶奶有关的事情,和奶奶相处十几年,从我们出生到她过世,基本都是和她有关的戏文。奶奶给我们说戏,奶奶带我们追戏,奶奶临终交代的戏文,无不影响着我们立身处世。我们兄弟妹三人,勤勉好学,孝亲爱友,忠奸分明,乐观向上,活得虽平凡却自在快乐,这些生活态度无不来自奶奶的戏文。
尤其是我,唯一的孙女,更是得到她老人家的真传。
我、竟、然、喜、欢、昆、剧!
喜欢昆剧婉转优雅的唱念打坐。
喜欢昆剧《牡丹亭》的戏文,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很美妙很现代的穿越时空的爱情理念。
喜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眼前仿佛杜丽娘款款而来,她恹恹思睡,满花园寻找梦境......
看来我有了和奶奶一样又不一样的戏文人生,却都是美好的,我将把这美好贯彻到此生终止。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