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研究广告,往往一个好的营销广告不仅能够成功宣传产品特性,还能把一个全新的/固有的概念深扎入人心。招行的「番茄炒蛋」广告就是如此。
首先为什么是番茄炒蛋?
为什么不是京酱肉丝?为什么不是麻辣豆腐?为什么不是江湖醋鱼?原因很简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道菜——番茄炒蛋,当真是全国的「菜王」,不带有明显的地域标志,并且简单上手。既能和产品的全国通用特性相契合,又从剧情上突显了为了一道简单的菜,笨拙的留学生和艰苦的父母如何完成了一道亲情的TEAMWORK。
广告利用了哪些人性弱点?
对于留学生,不可避免的是社交,而吃饭,往往是最常见的。当小伙伴们一个个拿出了比如咖喱、意大利面等拿手好菜的时候,不甘示弱的主角要如何表现?在荧幕的这头,我们也会着急——不能丢了中国留学生的脸呀!
而「焦急」正是暴露人性弱点最好的温床,广告很巧妙的运用了先抑后扬。上来就把一个笨拙、对父母欠缺应有尊重、甚至能看出点儿娇生惯养的中国留学生形象带给了观众。让有些观众开始嗤之以鼻,心中呐喊,“这人怎么这样!”这样的伏笔自然是为了后文突显父母的爱子心切。有贬才能衬显出褒,正是为结局泪点搭的舞台。
广告突显了哪些细节?
要说的也不全是细节,有的可能只是叙事手法。比如一上来就宣布了主题和结局——刚来美国的留学生成功在社交聚餐上做成功了番茄炒蛋。那么过程如何?
虽然前半段留学生很糟糕,但这亦是广告的包袱。配合开场显示的是4点多的时钟,回放到母亲这边深夜爬起来为儿子制作炒菜视频,明白了一切曲折的观众顿时就爆发了泪点。12小时的时差,这是被留学生主角和观众都遗忘掉了的背景,当猛然醒悟过来父母多么不易的制作了这个视频后,感动的泪水已经满溢。
正是因为这些,观众一步步落入了泪点中心,渲染出了浓烈的思乡之情,这正是产品想带给大家的感受——一卡在手,亲情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