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典理念:
让孩子拥有发现美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2018.10.27
今日赏析微课堂分享~
波洛克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尤其是在四十年代末,今天再来看这些作品,仍然能感受到它带给观者的强烈震撼和吸引,仿佛画面中还有波洛克奋力挥洒颜料的身影。难怪有人将欣赏波洛克的画看作是一种历险,因为我们不能料想到那充满活力的线条和随心所欲的色彩会忽然间组合成何种样子。
波洛克作品所具有的特殊吸引力与他对艺术创作的理解有着很大的联系,他曾这样说:“现代艺术家生活在一个机器时代,我们有机器手段来逼真地描绘客观对象,如相机、照片。在我看来,艺术家的工作是表现内在世界——换句话说——是表现活力、运动以及其他的内在力量。……现代主义艺术家的着眼点是时间和空间,他表现情感,而不是图解社会。”
正是基于这种追求情感表现的执着和坚持,才使波洛克有如此大的勇气去超越那个被古典和传统紧紧束缚的时代,从而形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独特风格。
(一)为表达情感而脱离物像束缚
纵观波洛克的的作品,不难发现,抽象的波纹、漩涡纹线条以及“滴画”中自由不羁的多变线条是其作品中常出现的元素,完整的人物形象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的并不多。尽管如此,它仍然以其特有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往的古典主义画家在创作人物主题的作品时,对象的固有相貌特征是其创作的主要依据之一。而以波洛克为代表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却出现一种逐渐脱离人物固有形象的趋势,他们更倾向于表现人物的某种情感,他们认为这种情感的表现越是脱离物像越能够表达得更为真实。因此,在波洛克的很多作品中,我们无法看到对象的真实特征,看到更多的是那种几乎要喷薄而出的强烈情感宣泄。这一点在后来甚至可以看作是他艺术成功的特色所在。
《自画像》1930-1933
《自画像》就是这样的一副作品,它并没有忠实的再现画家的本来面貌,而是将自己描绘成一个满脸疮痍的孩子,眼神中显示出惶恐不安。单单从面貌特征上来说,与画家本身并无相似之处,然而,如果我们从画家当时特殊的情感角度去理解它,就会找到某种共鸣。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社会正经历着大萧条的考验,从普通民众到艺术家都要面临随时出现的生存危机。艰难的生活处境让很多人失去了奋争的勇气,然而,对于性格执着甚至偏激的波洛克来说,压抑的生存空间更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同时,作为普通的一名画家,他也唯有通过创作才可以找到不受限制的情感宣泄方式。
《自画像》中所包含的恐惧和不安甚至愤怒,都是当时其内心最真实的状态,他也许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向社会表达自己的愤懑和无助。
《自画像》在形式上类似原始土人用沾有血渍的陶土创作的原始画,呈现给观者的是一种紧张的色调和氛围,神秘且带有一丝恐惧感。它代表了画家在这样一个变化不定的时期里恐惧而苦闷的内心感受:一方面不得不面对艰难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又得不到社会大多数观众的欣赏和承认,唯有创作是其宣泄内心恐惧和不安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