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伟
“老虎”要露头就打,“苍蝇”乱飞也要拍。基层微腐败是毒瘤,其实质是以权谋私。“苍蝇”虽小,危害却大,如果任凭基层微腐败问题愈演愈烈,将严重助长不良社会风气,侵害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利益,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最终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
党施廉政,民沐惠风。作风在抓,腐败在查,风气在变,群众都能看得见。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以基层作风的新气象护航高质量发展,以优异反腐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至关重要。
亮剑“微腐败”,护航“高质量”,要找准基层微腐败的真正病灶。基层干部虽然权力小,但因为是群众身边息息相关的人,因而备受关注,容不得半点闪失,相对于“远在天边”的“大老虎”,群众或许对“近在眼前”的“小苍蝇”感受更为真切,更为愤怒。目前来看,基层的“微腐败”主要表现在雁过拔毛、虚报冒领、优亲厚友、吃拿卡要、克扣挪用等方面,看起来资金较少,和“大老虎”相比,似乎不值一提,但迈向贪腐的共性就是小事不慎、小节不拘、一步走错就步步错,最终“深陷泥潭”。
亮剑“微腐败”,护航“高质量”,要坚持预防和惩治相结合。要认真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宣传发动工作要做在前,把警钟先敲响,要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基层干部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单位党组织就要及时进行约谈提醒,扯扯袖子,咬咬耳朵,不爱面子,保住里子。要零容忍严惩治,对群众身边“四风”问题、基层违规违纪等问题,要坚持“零容忍”,不因问题小而姑息,不因违者众而畏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要运用好派驻纪检监督的利剑,擦亮监督的“探头”,装上监督的“传感器”,实施好精准监督,提高基层监督、一线监督的实绩实效。
亮剑“微腐败”,护航“高质量”,要做好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治理“微腐败”,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也要靠治本,正心修身。要健全沟通协调等机制,加强统筹谋划,理顺与组织部门、宣传部门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凝聚强大工作合力。要因地制宜深挖地域资源,打造阵地平台,推动廉洁文化建设有形有效,把抽象的文化变成可感、可触、可亲近的实在形体,虚功实做、成风化人。要把日常教育管理和主题性活动结合起来,既润物细无声式做实日常教育,又抓住节点,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主题活动,形成声势,营造崇廉尚廉浓厚氛围。要创新形式载体,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廉洁文化,增强廉洁文化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需要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需要清正为民的党员干部。我们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一刻不停推进基层思想作风纪律整顿,让群众在整治“微腐败”中不断增强获得感,为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