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入坑古典乐(四):带你去古典音乐会

好了,到古典音乐会了。

关于古典音乐会,我的安排是,先列举一些去听现场的理由,再简略唠叨一下音乐会基本礼仪,然后关于购票选座聊两句,最后根据个人经验随意谈谈心得体会。


(一)为什么要去听现场?

借用他人的一句话:

“不谈任何技术问题,从聆听的角度,听现场最大的优势,在于现场的那段时间,你是完全沉浸于音乐的。

音乐是沉浸的艺术,音乐是情绪的艺术,这一切都要以沉浸为前提。”

就一部作品的时长来看,若在设备上欣赏音乐,无论是多么保真的录音,高端的设备,连续的沉浸,通常是无法保证的。然而,在现场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完全属于音乐的。

我都很多次的经验,对于某一部作品一直没什么特殊感觉,直到在现场演绎的洗礼下才豁然发掘它们的美与生命力,从而不可救药地爱上这些音乐。细数我的经历,普莱特涅夫-俄罗斯国家交响演绎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是这样的例子,维也纳爱乐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也是,还有伉俪四手联弹的肖邦第四叙事曲,波兰克拉科夫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艾格蒙特序曲,以及亚历山大室内乐团的舒伯特《魔王》,再次不一一列举。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还是上个月初去听到韦尔比耶室内乐团演绎的圣桑第二钢琴协奏曲,我激动得混沌不堪,中场休息时出去不断做深呼吸才得以平复心情。

其次,显而易见,也是我们大概最先想到的:音效差异。再保真的录音也无法直接传递最纯粹的音乐。就声响效果而言,愈是大型的编制,愈需要现场欣赏。如马勒第八交响曲,动用了超大型管弦乐团、合唱团,外加独唱家和管风琴,1910年首演乐团加合唱团动辄共计近千人。如此兴师动众的排场,将天地壮阔演绎得淋漓尽致,与在家听录音的感受绝对千差万别。

顺带提一下,录音大多时候借助了调音师后期的比例调整工作,如将独奏乐器的音量放大,合唱伴奏比例缩小。也就是说,录音的制作一般重在追求银色准确与音效完美,而若是要深入作品的真正意义与表现潜能——即我一直提到的“作品的生命力”——我们还是需要亲临现场去体悟。

还有就是,既然是演出,其实音乐会不仅是要听,也是要看的。感受金碧辉煌的音乐厅优雅的氛围,目睹乐团雍容华美的排场,更重要的是激情澎湃的演出所带给感官全方位的冲击力与震慑力。

关于这一点我推荐大家去看内田光子指挥的莫扎特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现场视频。我当初是在YouTube上看的,也是初次知晓、并为这位莫扎特诠释者的表现力所深深震撼。莫扎特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一直以来都是我最爱的协奏曲没有之一,内田光子在这场协奏曲演出中担任指挥兼钢琴演奏,她强烈激情的演奏风格中不失莫扎特的浪漫精神,面部表情到指挥语言,唯美的独奏到澎湃的合奏,是我看过所有二十号协奏曲中最性感最刺激的一个版本。

除了演奏家指挥家诠释的表现力与想象力赋予作品以更丰满的生命力,还有一些作曲家为观赏效果特意设计的细节,也是录音所无法呈现的。例如施尼特克的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中某一段落,曲中大提琴演奏家奋力演奏,当铜管轰然落下,听众只能“看”得见独奏家奋力抵抗,却完全听不见大提琴音。作曲家对此的回答是:

“无论如何奋力抗争,面对命运,人类终究无法抵抗。这就是我要表达的意思。”

可见,作曲家传达的意义有时并非聆听可理解的,只有亲临现场才能感受到一些元素共振带来的微妙效果。

音乐这门艺术之特别在于,作曲家谱出乐曲,实然只完成了作品的一半,另一半必须由演出来实现。

所以接下来,带你去古典音乐会。


(二)一点规矩

关于古典音乐会基本礼仪,先唠叨几条众所周的废话:

一、听音乐会不可以迟到,否则要等到中场休息的后半场才可入场;

二、要保持安静保持安静保持安静——我是说,绝对的安静——比如临时感冒控制不住咳嗽的我也建议不要去音乐会,更别提交头接耳的了。请尊重音乐,古典音乐会不是附庸风雅的社交场所,更不是草莓音乐节。

和其他音乐会不同的一点在于,古典音乐的主角不是演奏家,更不是观众与演奏家的互动,而是诠释音乐本身。

三、不要带食物饮料,水也不可以带入场。一般音乐厅外有寄存柜,可以把水放在包里,中场休息出来喝;

四、和第二条相关联地,希望大家不要带小孩,再乖的小孩经历了两个小时古典音乐会也难免会有些躁动;

五、演出过程不要拍照,一般音乐厅工作人员都会反复提醒,不过每次依然会有人无视这条规则。

再说几句其他的:

控制住掌声,控制住掌声!!!!乐章之间不要鼓掌!!!!!!

这一条规矩真的是听众最容易触犯的地方,且大多是出于无意。古典乐作品一般都是分为三四个乐章,乐章之间会有稍许停歇。

请,务必,在一部作品完整地演奏完再鼓掌!

这是尊重作曲家创作和维护作品构想的完整呈现,也是尊重其他聆听者完整欣赏作品的权利。作曲家很多时候会在乐章之间精心设计过渡或强弱反差,不合时宜的掌声破坏的严重性堪比二手烟!

建议大家在去音乐会之前预习一下曲目,在网易云虾米QQ音乐上直接搜就可以,明确作品大致结构。这样也是熟悉了曲目,对作品产生了情感,在音乐会上得以更投入地欣赏音乐。我一般在音乐会之前都会新建一个音乐列表,选取两三个版本进行预习,脑海中的录音映照现场的演奏,会产生更生动更深刻的印象。

还有,有时即使是音乐停止也不代表演出的结束。尤其是慢板、广板、小广板等,渐慢渐弱的结尾是作曲家苦心营造的氛围和余韵——试想在琴音散去,演奏家的手自键盘轻轻放下,音乐厅依然沉浸在悲恸的寂寥中,迫不及待地响起的掌声岂不是大煞风景。

若实在分不清乐章间歇和作品完结,或其他犹豫可不可以鼓掌的时候,我建议谨慎起见,不要鼓掌——等演奏家站起来谢幕再鼓掌肯定没错——不鼓掌比乱鼓掌好一万倍。

关于穿着打扮。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古典音乐会属于正式场合,需要正式穿着。其实关于音乐会如何穿,并没有什么规矩。目前除了格局新制作首演、新乐季开幕或颁奖纪念等场合,很少有期待听众正式服装。根据个人经验,音乐会现场大多听众的装扮,确实看起来是较日常而言稍作了一番打理,不过并没有正式穿特殊服装的程度。于我而言,限于学生身份,我并没有正式服装,所以每次去音乐会只是在当季服装中选择相对而言得体的一身,轻松前往。(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年夏天下暴雨,我犹豫要不要去听晚上那场十公里开外的音乐会。待雨势转小,我立即换了条牛仔短裤随便套件T恤,洗把脸,头发梳两下,口红都没涂就开开心心奔出门了……)所以,我认为只要不过分(如穿拖鞋背心露脐装等)就应该不会有问题。当然,购票时也要仔细阅读剧院的这方面要求,若有(一般没有)特殊要求也要严格遵守。

其实个人认为装扮是所有规范中最无足轻重的一条。听音乐会在于欣赏音乐,欣赏演奏家诠释音乐,只要做到:“沉浸音乐,不打扰他人”这两条,才是最重要的。过度注重其他方面我认为甚至会适得其反。

规矩其实也不多,基本上还是素质问题,与其他公共场合一般都要注意的有很大部分重合,并没有什么繁文缛节,无需过于担心。


(三)购票选座

购票啊,我一般都是在大麦app上查看同城演出,可以看到近期演出,也可以直接购票。我还关注了保利大剧院和江苏大剧院的微信公众号,一般在某场演出开票第一时间就会有消息推送,可以第一时间抢票!

抢票时间的话,我建议要么刚开票就赶快选座,要么就等到演出前几天再买。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懂,演出前几天会放票。比如墨尔本交响的音乐会我买票时最低价位只有1080,于是我天天刷座位,熬到演出前一周终于看到了倒数几排放出了一个(没错,只有一个,我也不懂是什么操作)380的座位,毫不犹豫!入之!

关于如何选座,我不多废话,就一句:

音乐会,如果是主要是去“看”音乐会,选前排;主要是去“听”的话,选后排!价格低!音效也好!

这是我多次感受总结出来的,这段时间看了很多较为专业的书籍的建议也是如此。是的,不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花了很多冤枉钱……不提了。


(四)记忆碎片

下面我就个人经验回忆一下音乐会的体验,可能个人色彩比较强,且都是碎片性的记忆,没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兴趣不大的读者可略去不看。

有时候记忆就是那么奇怪,很多细节都会模糊,但是感受不会,永远清晰地封存在那里。

现在我平均每个月一定要去听两场音乐会。就像,充电——不定时充一下估计整个人就得休眠瘫痪。

几乎每次都是一个人去听音乐会,几乎每次听完都是激动得混沌不堪。

四月初听的韦尔比耶室内乐团的那一场,意外地让我重逢了肾上腺素在血浆中狂飙的高潮感,成为了听过那么多场中最棒体验之一。

四月中旬去听了维也纳爱乐乐团第一小提琴独奏家和钢琴音乐会。去的时候路上,我坐在开往保利大剧院专车的窗边,吹着凉凉的四月晚风,窗外掠过南京河西的夜景,尚未完全黯淡的深蓝夜空中飘荡着几颗明亮的星。

音乐会还没开始,我就已经感到了愉悦——大概这干净的夜空,就是雾霾浩荡的生活里所谓的一点指望吧。我意识到,我爱音乐会不仅和对音乐本身的热爱有关,也是因了我抛下嘈杂的现实而去听了场音乐会这个事实给予我的满足感。

去年十月去听了俄罗斯伉俪钢琴四手联弹,优雅的女钢琴家在弹奏肖邦第四叙事曲的时候,我莫名感到抑制不住的情感,险些哭出来。也许是因肖邦叙事曲孤寂唯美的旋律,也许是因对钢琴积攒了十几年的感情,也许是因这独奏直入灵魂,让我想到了自己——愿构建出止于至善的独奏,愿遇到与之四手联弹之人。

然而我现在又意识到,独奏没练好,是不可以重奏更不可以协奏的。练琴如此,很多其他事亦如是。

去年十一月初波兰克拉科夫管弦乐团的演出,我意外迟到,手机也出问题,打不到出租车。我只好匆匆赶路——从元通地铁站到保利大剧院要走半个多小时。漫不经心地心想若不让进场就去南京眼散散心吹吹风,也挺好。到了剧院,有幸被通融,进了音乐厅。

小心翼翼推开最后一道门,听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艾格蒙特序曲高潮奏响的一瞬间,我或许这辈子都会庆幸自己最后依然选择倔强地走到了保利。

还有一事。

尤其是这半年来,我每次听音乐会之前都会把曲目提前很久整理成歌单,每天一个人走在去上课、食堂、图书馆、健身房、回宿舍的路上都循环着列表,有时还会查查音乐创作背景和评论之类的资料,甚至有机会还会把协奏曲钢琴独奏部分试练一番。

完全熟悉了曲目的每一段旋律每一个音节之后,我遇到了一个问题:几乎每场音乐会我都能敏锐地察觉出演出的小失误。而问题即是这些小失误到底会,或者说,应该——对我的欣赏态度造成怎样的影响?

直接忽略是不可能的。我是典型的处女座,在某些方面是病态的完美主义者。

而若顺其自然——其实即揪着不放,我便会让它们严重影响我的体验。不是说我不能够容忍音乐大家犯错:首先,也许只是我自己听的版本过于单一,也就是,其实大师们并没有错;其次,大师也是人,而且这是现场演出。我自己是练钢琴的,清楚在家练琴录出一段差强人意的音频有多不容易,有时甚至两分钟的录音是来自一整天的重复。

我躺在床上思考了一个晚上,想睡着了,也想明白了。

首先,演奏家也是人啊,我自己练琴的,我知道录出一段没有错音且音色差强人意的录音有多不容易,要经历多少次的失败与重复——哪怕曲目并不困难,哪怕录音一共只有一分钟。的确,看到一件事完美执行会有一种快感,然而我们不应把“没有错音”视为音乐会的理所当然,也没有资格对演奏家要求“精益求精”,即使录音室里的作品也不能保证尽善尽美,何况现场?

这一点很容易想明白,然而其实,我辗转反侧想明白的一点是:

我,是去欣赏音乐的啊。

音乐会不是演唱会,更不是选秀节目——我不是因为崇拜某个乐团或是带着批判的态度去检录他们的表演功力的,我只是单纯的热爱音乐啊。

乐团,演奏家,于我而言,其实只是我接触音乐的媒介,我自己功底不够,录音里的音乐有缺乏生命力。

而音乐会,让我到达“离音乐最近的地方”。

所以,欣赏音乐本身才是去听音乐会的初衷啊。以及,容忍那一点小小的不同吧。


至此,一句话收尾:录音虽唾手可得,却永远无法取代现场演奏的价值,况且,每场演出都是一期一会,无法再现的存在。


许卓然

2018/05/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496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264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07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06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7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9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704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3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3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1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8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0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