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后,南京太平门地段的第一个红绿灯处渐渐地有了施工围挡,当时给我第一个感觉就是要复建太平门了。
太平门地段,是我早上乘坐班车必经之地,这里是龙蟠中路与龙蟠路连接处,也是这条市内快速干道最狭窄的地方,早晚高峰的时候,这里最为拥堵。
因此,当后来证实,这里的围挡正是要重建太平门——而且还是三孔城门时,我有些不解了:这不是个添堵的行为吗?
太平门是明代南京十三座城门之一。太平门把守城北,因城门外是“天牢”,希望城内太平和谐,所以取名“太平”。据史料记载,明初的太平门体量庞大,是单劵门洞,门券上城头垒砌的砌垛口有31座,城门上还设有城楼。解放后,修复后的城门成了进出城的通道之一。老人们回忆,当年的太平门门洞不足3米宽,出门就是城外了。城门内是青石板铺路,只能通过一辆大巴。
太平门在历史上其实并不太平,它是扼守钟山通向城内最近的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11年,苏浙联军光复南京,太平门就是主要战场之一。1911年12月,徐绍桢率领的苏浙联军由太平门攻占南京,城楼在战H中被炸毁。1937年12月13日,第十六师团三十三联队六中队等侵华日军部队在南京太平门附近,将约1300名放下武器的中国官兵及无辜的市民集中起来,周围用铁丝网围住,用事先埋好的地雷炸、机枪扫射,再浇上汽油焚烧,次日,日军复对尸体检查,对濒死者用刺刀补戳致死,太平门集体屠杀中无一中国人幸存。
1955年8月,在太平门段拆除了260米城墙。当时的南京军事学院就是利用拆除下来的城砖修建了学院的围墙。至1959年,这段360米的城墙连同单劵城门洞全部被拆除。
每天都要经过这里,每天都能看到复建工程的变化。有消息说,复建太平门尽量会使用旧的城砖。今天我看见有工人正在砌城门洞,不过都是使用的新砖块。
按照官方的说法,此次复建太平门,目的就是打通从神策门到中山门的城墙旅游线,这段城墙长十多公里,是南京现存城墙的精华所在。工程完工后,龙脖子路段的断头城墙和九华山的断头城墙将连起来。
龙脖子路段的断头城墙和九华山的断头城墙之间有一个太平花园小区,如果要将这两段城墙连接起来,势必要对该小区的部分居民楼进行拆除。这也是我与班车司机钟师傅最为感概的话题:原本一个小区的居民,当城墙连接之后,一部分居民却已变成为城外人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全市大范围的拆除城墙运动(最可惜的就是通济门的拆除),如果不是有识之士站出来反对,现在南京市的明城墙估计不会有一米存在了。而近几年来,南京市内修建了八座莫名其妙的城门,最典型的就是所谓“华严岗门”、“标营门”等等历史上并不存在的的山寨城门。对比拆除城墙与复建城门,一个政权两个时代的举动,真是又要令我等发出感概来了!
“专家”的透露,城门复建后,龙蟠路还是八股车道,但每股车道会从原来的不足3米扩为3.5米,将更加宽敞。
按照一期工程只修城门不连城墙,青奥会前完工的规划,现在是不会涉及拆迁的,因此我难以想象这扩出来的“4米”是如何多出来的?——至少城门洞内不会多出来吧?
距离青奥会的开幕也就是一百来天的时间了,几乎每天都要经过太平门的我也会再探再报的啦!
2014-04-10 21:54:26| 分类: 城市记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