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是作文课,因天气热的原故,孩子们显得特别浮躁。本次我们的习作要求是,写某个节日里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要写出节日的特点,表现节日的气氛。课堂上我把写作要求讲了又讲,可孩子仍然还是一脸茫然。最后我决定我和孩子们一起来写作。
我选的节日是过年,开头我通过描写大街上、菜市场、超市里人们的表现和我自己的表现来烘托节日的气氛。
第二段我选取节日里的一件事,全家人一起去西安游玩,写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感受。
最后一段我谈谈自己的收获,感受。
当学生们看到我在讲台上认认真真的写作文时,教室里也是异常的安静,只听见孩子们刷刷的写字声,快要下课时,有几个学习陆续把作品拿来让我修改,我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文章仅仅是写了一件事,而没有写出节日的气氛。比如中秋节,只写全家人在一起怎么快乐。
二文章所选事例不具体。大多同学写的事例都是吃饭,围绕吃饭你说什么,我说什么,整个事件没有中心,不知所云。
三文章描写不具体。没有详细生动的细节描写,比如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等,整篇文章笼统,模糊,没有亮点。
最后我通过自己的范文来告诉他们不同的节日应通过不同的描写来突出节日气氛,比如中秋节,应通过环境描写,月亮,场面描写,桌上的月饼、苹果、葡萄等丰盛的水果等来突出节日的气氛。端午节可以吃粽子、做香囊等活动来突出节日气氛。清明节可引用古诗《清明》并结合当时的天气状况来突出清明人们悲伤思念亲人的气氛。新年要多写一写大街上的各种各样热闹非凡的场面以及家里每一个人的表现来突出新年热闹非凡的气氛。
在选材方面我结合自己的文章告诉他们:“老师经常都在家过年,唯独这一次出去,你们也可以写一写自己最与众不同的一件事,不能总是写吃饭吧,谁不吃饭呢。"
孩子们听后都哄堂大笑,写吃饭的都默不做声的去改了。
对于细节描写,是孩子们最欠缺的,特别是心理活动描写,我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站在西安古城墙角下,看着灯火辉煌的西安城,我忍不住感憾万千,昔日的西安城该是多么繁华,这古色古香的城墙又见证了怎样的历史,不知浸透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让我忍不住想起这样一首诗:“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历史的潮流一浪推一浪,滚滚向前,永不停息。可见证历史的这些遗迹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当我念完自己的文章,聪明的孩子们还不忘给我送来一阵掌声。掌声过后他们摩拳擦掌,都低头修起了自己的文章,我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查觉的微笑。真希望我的下水作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