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有“放”必有“收”,自由与约束往往相伴存在。我们获得了自由,却需要付出等额的代价;而约束并不向我们索取什么,它就像是世界给我们的隐形防护网,无时无刻不存在,保护着我们不被不良风气侵染。自律更为自由,更为时代所需。
生活中,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总是列下一大堆目标:要减肥、要健身、要多看书、要早睡早起……然而他们往往是坚持了几周甚至几天之后,便用各种借口埋葬了那些雄心勃勃的计划。俨然就是古希腊那个让亚历山大大帝别挡住阳光的第欧根尼。对此,美国心理学家罗伊在《意志力》一书中讲到,自律、自信、自我控制……对当今社会稳定更为重要。他所说的自律指的是能够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有原则地对待事物,不逾矩。德国哲学家康德也曾深入分析指出,自由即按自由意志行事和承担责任。言下之意,自由需要自律牵引着去负责担当。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诚然,限制是社会约束人的言行的规范与准绳,大到法律、道德底线,小到纪律守则,它是保障社会秩序井然的基础,更是赋予人以自由发前提。自律是自由的前提,自由需要自律的保障和呵护。“自律的,才是自由的”,有自律为基础,我们才有自由能力、自由空间。我们的作息和饮食自律才会有健康,想和行为自律才会行不违法纪和风序良俗。有了健康才有行动自由,有了好的法纪才会有社会秩序。也正如此,个人、机构等社会主体才会有更多的行动自由。“自律就是主动担责”,自律还意味着承担责任,给自由以前进的方向和空间。企业主给CEO较大的自由是要他为经营结果负责,中央政府给地方政府、经济特区自由,也是要其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负责。我们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就会获得多大的自由。自律能完善人格和智慧,活出独一无二的社会价值,实现梦想和事业。自律,一方面是自珍、自尊、自爱、自信,以砥砺品德为修行。是对自己独特社会价值的体认,不自暴自弃,不自怨自艾,爱己而爱人。另一方面,古人教诲我们要每日“三省吾身”,要“慎独”,要与人忠,与人信,与人仁义。强调的是我们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自律。税务老兵老孟同志,能坚持几年如一日的为纳税人耐心服务,能积极想办法让小微企业获得合法合规的政策优惠,但从不为私情和金钱坏了规矩……他身上体现的就是高度的自律精神。这种自律,使他成为深受群众和同事喜爱的优秀税务员,成就了他在税务战线上的梦想和事业。
自律,需要坚持,以成为习惯。自律始于自我强制约束,进而是一种专注执着,最后是一种优良习惯。自律的极致就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美德。习惯决定性格和行为,性格决定命运。作息饮食习惯决定健康水平;坚持每日听课和做题的学习习惯决定考试成绩;坚持追问到底的习惯决定思想的深度、广度、精确度;守时的习惯决定效率……企业坚持“用户第一”的初心,高度自律,才能做大做强。政府始终坚持党纪国法,党员干部养成高度廉洁自律的习惯,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自律不是要限制你的自由而是给你追求梦想的自由。黑格尔曾说:“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我们应正确认识约束,远离自由主义。如果沉醉于自由的美梦,那么人便会如脱缰野马般一去不回,即使意识到束缚的可贵也难以悬崖勒马,得到短暂自由的同时,也相伴失去了成功的机会。“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自律并非作茧自缚,封闭心灵,而是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使自己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避免在大雾中迷失方向。相反,越自律也就越自由,自律是一种理智而冷静的思考,多一些这种思考便会使自己更明确目标,让自己展现出全部的价值,让自己少走许多弯路,使自己能更快进步。自由不能够引导我们成功,有了约束人才能克己、自律、有作为。无约束,不成功。约束之下,才有真正的自由。愿吾辈青年都能如同乘风骏马,在无形的缰绳之下奔跑于无垠的草地,不断扩展人生之广度与深度,探寻自己熠熠生辉的价值。社会之自由,源于秩序之井然。在发挥出良驹的奔跑天赋前,需以规矩约束,使之能收放自如。社会的运转同样如此,秩序井然,运转方流畅。秩序于疫情时代,带来生命之自由,有防控政策规范防疫秩序,老百姓才能尽可能免于病毒的威胁;秩序于经济建设,带来了发展之自由,有法律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劳动者才能各尽所能创造财富;秩序于文化发展,带来创造之自由,有知识产权规范创作秩序,创作者才能安心创作,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