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轮船》读记
(一)
生活总是充满很多苦难。有些苦难来自肉体,人可以借助强大的意志来承受并加以克服;有些苦难来自精神,是对人性的深刻考验,在面对这一考验时,有的人以蚌历久磨砺孕育珍珠的精神顺利通过,有的人选择向苦难屈服并低下自己的头颅,有的人以激进的方式掷地有声表明自身永不屈服的态度。
本书的主人公,这个我们甚至连姓名也不知晓、连其父母是谁也不清楚的小男孩,选择的正是第三种应对精神苦难的方式。每一个受父母宠爱呵护的孩子,都会有一个被寄托了不同期待与希望的名字。这个小男孩在书中没有名字,别人称呼他时,都是“孩子”或“莫蒙的外孙”。可以想见,小男孩在现实生活中是有自己的名字的,而书中之所以一直没有出现他的名字,正是作者刻意为之。因为,这个孩子并不为父母所爱,甚至也不为父母所期许,这也许正是作者对小男孩命运的伏笔。小男孩的父母离异,并且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小男孩对其中任何一方似乎都是“外人”。还好,这个孩子有外公“快腿莫蒙”的疼爱与怜惜。
小男孩跟随外公生活在护林所中,这里只有三户人家,他是其中唯一的男孩。外婆不是亲外婆,对小男孩时而和煦,时而冷漠,时而辱骂;姨母没有孩子,经常遭受醉醺醺的姨父的家庭暴力,自身又无力反抗,只是一味怨恨老天的不公;邻居谢大赫玛特的妻子很温和能干,但是谢大赫玛特本人却是好吃懒做,不求上进。由于护林所和周边的村落有一定距离,因此这就是这孩子生存世界的基本面貌了。
这样的生存环境,对于一个活泼好动、内心纯净的孩子而言,无疑是残酷而贫瘠的。然而这孩子的内心十分丰富。
也许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十分丰富,他们有永不枯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使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只要有花花草草、石头树木,孩子们就不会觉得寂寞。
看看吧!这孩子甚至给那些在大人看来毫无意义或者蠢笨至极的石头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比如“一块驼背的、下身埋在土里的X色花岗岩”叫作“睡骆驼”,“一块半白半黑的花斑石,当中有一道凹腰,可以骑马一样骑在上面”名字叫“马鞍”,还有“狼”石、“坦克”、“坏家伙”、“好人”、“机灵鬼”、“笨蛋”……孩子对各种植物也充满了充沛的感情,如“带刺的田蓟是主要的敌人,他一天要跟田蓟厮杀几十次”、“野牵牛花是顶聪明、顶快乐的花,早晨它们最会迎接太阳……”这些乐趣,是忙忙碌碌的大人所无法体会的,同时也是物质条件极其优渥、娱乐方式多彩多样的现代孩子所无法感受的。
小男孩每天都要带着望远镜,趴在山上眺望每日到来的白轮船,当他获得新书包后,他再次来到山上,等待白轮船的到来。男孩一直梦想自己变成一条鱼,一条有着鱼的身体、人的脑袋的鱼,这样他就可以游到白轮船旁,见到船上的父亲,见见他,向他讲述自己生活中的趣事。男孩并不抱有和父亲一起生活的奢望,但是,他一直想不出变成鱼见到父亲这个故事的结尾。在孩子的认知中,他渴望最基本的亲情,但是他找不到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
虽然物质条件匮乏,生活单调乏味,且周围人并不十分友好,但是小男孩得内心是幸福而纯洁的。这要归功于小男孩的外公,莫蒙。
莫蒙是个“老好人”,他视所有布谷族人为自己的兄弟姐妹,逆来顺受地甘愿为别人付出,他“唯一的优点,就是不怕在别人眼前失去自己的尊严”。莫蒙信仰圣母长角鹿,认为所有布谷族人都是长角鹿妈妈的孩子,应当相亲相爱。他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也是这样教育外孙的。外公的影响对小男孩纯洁心灵的形成功不可没,外公的信仰也直接传达给小男孩,使他对长角鹿妈妈的童话故事深信不疑。
然而,打碎这个信仰的,也正是外公。
当现实与一贯坚守的信仰发生冲突,是屈服于现实,还是坚守信仰,每个人的选择各有不同。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我们看得到或看不到的代价。当小男孩还未从见到鹿重回护林所的激动和喜悦中恢复过来,拖着病躯摇摇晃晃去见外公时,发现姨父正在砍“长角鹿妈妈”头上的角,而外公为了女儿的幸福、抚养外孙的责任,不得不向强权低头,亲手枪杀长角鹿来讨好女婿,这时只能喝的酩酊大醉来麻痹自己。在这一刻,小男孩的整个世界崩塌了,他一直坚持的信仰被现实击得粉碎。他无力抗争,只能通过幻想,寄希望于别人来惩罚这些凶手,然而,幻想消失后,“长角鹿妈妈”破碎的头颅、满地的鲜血刺目至极,凶手仍在大嚼大饮。
信念的崩塌带来刻骨伤痛,这是小男孩无法承受的巨大打击。或许对于每一个视信仰为生命的人而言,这都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面对无力反抗、无法承受的现实,小男孩将自己沉入冰冷的水中,想象自己变成一条鱼,向可以脱离这丑陋现实的白轮船游去。然而,他永远不会变成一条鱼,他只能沉入水底,以自己的方式,对这冰冷的现实给予强力地控诉。
“他有两个故事。一个是他自己的,别人谁也不知道。另一个是外公讲的。到后来一个都没有留下来。”读完全书,回头看本书的开头,才能真正读懂这句话的含义。
他自己的故事,谁也不知道,包括爱他至深、为他生平第一次顶撞别人的外公也不知道;外公给他讲的故事,为他营造了一个温暖美丽的信仰世界,然而同样是外公亲手打碎了它。小男孩以自己的生命维护自身坚持的信仰,同时也以自己仅有的财富——生命——来控诉这个残酷而冰冷的世界。
生命诚可贵,但有些东西,是值得用生命去付出的,有些路,也注定只有一个命中注定的终点。 为了那些不可失去的东西献出生命的人很多,他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生命不息,故事不止。你以为悲剧就是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疼痛,然而,当你明明知道一幕幕悲剧必定一次次重演,却无能为力,这种疼痛是否更加残酷?
到底是为了自己的坚持付出生命的人痛苦呢,还是活着看一幕幕悲剧重演的人更痛苦呢?
我没有答案。
而这答案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