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来,拥有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书是在小学的时候,一本作文书,老爸给我买的,至今还记得它的封面是绿色的,上面写着“小学生必读作文”。
那个时候,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能够自由自在的读一些这样的课外书,实在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因为除了课本,你几乎见不到其他的书籍。
突然想到《平凡的世界》,想起“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来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孙少平也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农村人。他热爱读书,甚至可以说的上痴迷读书,他通过读书,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价值观。
当我困惑不解,止步不前的时候,我会选择去读书;
当我心烦意乱,焦虑不安时,我会选择读书;
当我觉得生活索然无味,没有方向时,我会选择读书。
我也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如涓涓溪流般渗透在我的生命中,书中的文字和思想,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影响这着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能改变你的一生。
因此,对于老爸给我买的这本作文书,我就像获得了一个宝藏一样,还是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宝藏。
于是,小心翼翼的它放在自己的枕头下,每天睡觉时都会翻一翻。向小伙伴们炫耀,也许这就是那个时候自己仅有的自豪吧。
还记得,因为这本作文书,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当众表扬了我的作文。这对于以前的我来说根本是不敢想的事情,回家之后骄傲的把这件事告诉的爸妈,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了对读书的热爱。
但我也知道,自己也曾中断过读书,初中时期,忙着学习,对于读书,我好像疏忽了。也因为我的中学是在我们小镇上就读,简陋的设施根本没有可以阅读的课外书。
但,我一直没有忘记,对读书的渴望,上了高中,来到了县城,生活费之后会有一点点多余的零用钱,用来买一些《读者》,《哲思》,《青年文摘》之类的书。
直到大学,有了图书馆,图书馆里丰富的书籍,让我看的眼花缭乱,我开始频繁的去借书,还书,再借书。因为图书馆,我对读书的兴趣又回来了,我相信,我将会一直保存着读书的爱好,终身学习。这,就是我的读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