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粑粑,清香翠绿,作为一种高颜值的小吃,在小吃界也算鹤立鸡群。我们老家一般叫艾叶斋。它是小时候的记忆;也是现在思乡的寄托;它是深藏在心底的一颗永不褪色的翡翠。
草长莺飞二月天,春风唤醒了大地,草地一片绿油油的。这绿意盎然,让我想起小时候采艾草情形。
春风一吹,艾草从土里突突地冒了出来,一簇一簇,嫩嫩的,绿绿的。天晴的时,我们提着小篮子去田野摘艾草。
春天无疑是充满活力的,在田野里的我们更是野马脱缰,活力四射。一路哼着歌,蹦蹦跳跳地奔向目的地。
来到一处长有艾草的斜坡上,掐着嫩嫩的艾草放进篮子。一边采着,一边乐着,快乐极了。累了直接躺在地上休息一会儿,有时还会打个滚。
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吸引着各色的蝴蝶。我们有时候会去追一只蝴蝶,有时候也会追一只蜻蜓。我们和着溪水的流动声,在风中奔跑,时光就这样快乐地流逝。
玩归玩,闹归闹,但一篮子艾草总不能少。毕竟我们这几天的零食就靠这些艾草了。回家后,妈妈会清洗干净,然后放在锅里煮,同时边会放一点碱。
艾草在水中翻滚着,水也变得碧绿碧绿的。煮烂了,放凉了后再清洗,最后放入面粉,糖,使劲揉搓挤压。
做成一个个圆圆的小艾饼,翠绿翠绿的,放锅里一蒸就变成了墨绿色的了,咬一口,艾香满满。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艾叶粑粑算是一个不错的零食。拿一只筷子,串上几个就当糖葫芦吃。
边吃边咧着嘴笑,那绿色的艾叶粑粑还粘在洁白的牙齿上,像是给牙齿镶上了翡翠,还还蛮好看的。
现在我们远离家乡,很久没吃过艾叶粑粑了,很怀念那个味道。
随着时代的变迁,艾叶粑粑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时俱进,得到发展。不仅有各种形状的(月饼型状,动物型状等),而且还有各种陷(红豆馅,芝麻馅等)。
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吃,都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何况我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