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都很爱看书,并为看过不少书而沾沾自喜。但近年来,当我不断回顾自己的读书历程,思考曾经在书中得到的收获时,发现了一个致命的缺陷:阅读的效率极度低下。
这种极低的效率,体现在读过即忘,别人问我书中的内容,我只能讲个梗概;想写篇读书笔记,却常常无从下笔。看来,我所谓的读过,就真的只是读过,并没有真正读懂。
成甲在他的处女作《好好学习》中提到,读过的内容只是信息,只有学会运用这些信息来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才能称作知识。
一言惊醒梦中人。我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多数都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并没有消化吸收为自己所用。
书中称,有些知识揭示了重要而基本的规律,称为临界知识。掌握临界知识,在生活和工作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么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方法。这样越努力,遇到新问题越多,需要学习的也更多。看起来很努力,其实是陷入了"老鼠赛道",不过是在原地打转而已。
但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那么将会发现,很多问题其实只是换了一个形式再次出现而已。临界知识就是这种把握问题本质和底层规律的信息,当我们掌握了临界知识,就能以不变应万变,触类旁通,解决同一种类的许多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用80%的时间,去学习占比20%的临界知识。
根据这个理论,我要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应学习相关的临界知识。那么教学的临界知识是什么?我推测,应该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因为掌握了教育的底层规律,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将会为教学提供更明确的指引。而这两方面的知识,的确是我之前的学习中所忽视的。回想自己为了提高业务水平,买了不少专业的书籍,如名家的教学实录,名家的教学理论,课文深层解读等等,都是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书。我读过之后,都没能把别人的经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现在我认为,不但要知道名家是如何解读文本和设计教学的,更要分析其中运用了何种原理和思考方式,这样才能为我所用,改进目前的教学状况。
"临界知识"理论,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那么该怎么学呢?在深入阅读《好好学习》后,我将继续总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