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成长
从22号开始读,一下读完了【童年及青少年时期】【跳出火坑】【在封建大家庭中】【脱离深渊】4个部分,对董竹君其人,及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有了基本的认识。
书籍就文笔来说,不算优美,胜于故事;就故事而言,有很大的倾向性,毕竟跨度百年,能记得清楚很不容易。如自序中所说,此书从1958年开始着手,到63年中断,又于78年再次提笔,至出书,书中提到的人物众多,且多是历史上有记载的。足见董先生的辉煌一生。
第一部分是原生成长,个人感觉,她的童年虽然穷苦,但是成长还是很不错的:对一个孩子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父母对她的爱。对董竹君来说,因为意外,她成为了父母仅有的孩子,父母将全部的爱倾注于她,再苦再难依然送她去读了6年私塾,这也构成了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底色。
父母的爱不仅在送一个女孩去读书这样的大事上,还在“床前小茶几放几个铜钱”让她可以买点心这样的小事上,过年时家里没钱,母亲依然给她做了一件新背心,在物质上尽可能给她最好的。
在精神上,父母虽然日子穷苦,却从未无端对她发火。甚至父亲还会跟个10岁的女孩讨论“列强”“造反”等问题。因为她聪明伶俐,哪怕是在私塾里捣鬼,也从未被打过手心;还经常带着其他同学一起捣蛋,成为了孩子头儿;哪怕是迫入青楼,也因为出色的表现,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很少受到老鸨的辱骂羞辱,反而由于接触的人更多,有了新思想的渗透。
关于她迫入青楼,我觉得对她个人是有一些正面意义的:1、更深入地了解了穷人的疾苦,在社会最底层、最被看不起的地方感受了生活的残酷,为以后坚定的革命信心打下了基础;2、见识的世界与以往大不同,不是原来私塾的简单教条,而是有新思想的启发,有更多对政局的认识;3、认识她的丈夫夏之时,也是改变她人生命运的重要一环,很难想象,假如她没有被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否会有这么坚决的反抗斗争;也可能一直不温不火的上私塾直到找个门当户对的穷人嫁了。
婚姻家庭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董竹君的婚姻不幸福,但我感觉见仁见智。从最开始两人相识,夏之时是带着对前妻的不接受甚至是厌倦的,并未因她是青楼唱曲的而小瞧她,反而给了她足够的尊重,当然这里也有她自己自爱自强的因素,比如宁愿自己想法逃走,也不要丈夫将她赎出来。
在两人在日本期间,可谓是两人感情最好的阶段,带着刚刚相爱的甜蜜感,一起在异国他乡互相依偎,并且董慢慢的认识革命并做出一些贡献如送信等。同时在日本读完女子高等师范课程,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认知水平。
结婚三年后回到四川老家,度过了磨合期,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回老家6年后开办织袜厂增加家庭收入,自己的地位也不断提升,思想不断开悟。
结婚12年后,创办黄包车公司,父母协助经营,与夏之时感情出现裂缝。
结婚15年后,感情破裂,开始分居。在上海创办企业,去菲律宾招股。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分居五年后,结婚第20年,正式离婚,董竹君带着四个女儿彻底摆脱夏之时。
回顾她的婚姻生活,有以下几点感受:
1、夫妻双方要共同进步。从结婚伊始,董竹君从一个14岁懵懂无知的少女到离婚时34岁的成功女性,20年时间她一直在不断进步,不管是学习文化知识、经营之道,哪怕是刚回老家时为了赢得尊重不得已学习的封建礼仪和家务。而夏之时,人生巅峰大概就是初识董竹君的30岁之前,那么意气风发、充满理想,之后一直是在对现实的不接纳、不得志中度过,对妻子越来越能干、越来越成功充满了怨恨,甚至到了要置对方于死地的承担,可叹至极。
2、所谓的相互尊重,说得容易做到难。随着两者地位的微妙变化,尊重的天平被打破。夏之时的大男子主义显露,对外界的愤懑通过妻子、孩子来发泄。
心冷如灯灭。不止是他对她,更有她对他。他心灭了就想将她绑在身边进行圈养;她心灭了,就想要逃离。两人终究不过是错付了。她该感谢他,带自己走出囹圄,获得新生,保护她长大至翅膀变硬;他该感谢她,年幼就跟随,不离不弃地接纳他给安排的几乎一切,为了他委曲求全、软言相劝,终究还是三观不合带来了两人的分开。
创业奋斗
这一部分很长,也是董竹君一生最辉煌的部分,不再回顾创业的过程,浅谈几点对这一部分的感悟:
1、带有利他的思想去做事,不仅能增加更多的责任感,也会使过程更愉悦。当她在四川创办企业时,想到的是帮助当地妇女改善经济条件,提高家庭地位。在创办锦江饭店时也是考虑可以帮助很多人,更重要的事给革命工作提供便利。于是,她的创业各个环节都如有神助。
2、在困难来临时,不限于眼前的困境,而是有远大的思考。被诬陷、被敲诈时,调动各种能用的资源,哪怕是政见不同的,意见不和的。
3、任何时候都报有希望,并做好失败的准备。在身陷马尼拉时、在从马尼拉逃跑时,从未放弃,争取一切机会。在跟夏之时签离婚协议时,给女儿们留有后路。
4、当心在事上,而不是在人上,问题会少很多。锦江饭店建设之初,面临种种难题,董竹君没有把眼光放在管好人,而是做好事,比如饭店的装修、卫生、菜品各个方面。人只是为了做好事而来的,那就给他们尊重,多发工资,用制度管理等。
5、用人不疑。哪怕是不值得信任的人,像她去菲律宾时托付于张某;有官司时对刘良律师的信任;甚至是政见不合的杨虎。这种不疑的底气我觉得来自于豁达的心胸。
6、时刻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目标坚定的不断前进,她一生所愿不过是教育好子女和为革命提供方便,那不管是做什么企业,保证这个目标即可。不论生意做的好不好,女儿们的教育一刻不停;不论是开纱厂、饭店、茶社、印刷厂,都在给革命储备资金、资源、途径。
7、不用在乎他人的评价,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她用自己的能力、人品、坚韧让朋友、同志甚至是敌人欣赏和尊重。她只是一步一步的做好自己,就让成千上万的人为其折服,很多只是听过她故事的人。
8、人生的积累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实现的。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她在装修饭店时有自己的思路和风格、审美,源于她从私塾、日本、夏家古董等对中西古今的思考和积累,没有白流的汗。
9、保有旺盛生命力的人,终究是要绽放的。回四川老家,在那种封建社会她敢于办企业;在上海,身陷困境反而要建饭店;看到他人误入歧途总想拉一把、告诫一声。这样的人像钻石一样,无论在哪里都是那么熠熠生辉。他们的存在好像总有不一样的意义,不止是为自己而活,而是过成别人向往的样子。
苦难重光
大篇幅写了在牢狱的生活,相信有很多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用文字表达的,中间穿插了亲朋好友的离开,整个色调灰暗凄凉。专门注意到最后,她的第三代、四代,大部分都出国了,这也是对那段时光的一个回应吧。这一部分,有以下几个感悟:
1、要时刻保持希望。在书中,多次提到鲁迅的一句话,大意是敌人越希望你撑不住,我越要撑下去,带着这样的信念,跟命运抗争。同时,她心底有个坚定的念头,就是外面有亲人等着我,这一切总有结束的时候。这也是她一生保有的乐观向上的心态。
2、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回望她的一生,做了很多利他的、公益的,很多是出于本心的善良,有种普度众生的胸怀。同时,完全不求回报。在也给她积累了福报,在很多危难的时刻,也有那些不求回报的人给与她帮助和支持。很难不说有因果报应,或者可以说是善的流动。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3、在漫长的时间面前,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一个人的一个世纪有多么长,只她离开监狱到去世,有25年时间,足够磨平很多伤痛;也可能到了一定的年龄,过往的一切也真成了云烟。
4、当一个人去回顾自己的过往,哪些是记住的,哪些是忘却了的;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记忆,也许过了很多年之后,自己也有了不同的认识。当写下某件事情,某个细节时,是否也会记得当时的撕心裂肺或欢欣雀跃,若干年后只有唏嘘罢了。
还有些想法,还没理清,明天再写吧。
总结复盘
最近读了《被讨厌的勇气》和《我的一个世纪》两本书,就想尝试在没有书的情况下,思考和回顾两本书的内容。用阿德勒心理学来分析一下董竹君,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体验。
一、“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这是阿德勒的理论体系的一个基础论断,对照董竹君的人际关系,对其产生烦恼的有很多:
夫妻:从两人意见不合开始到分道扬镳,直至夏之时去世,一直对她产生困扰
父母:在其年幼时将她送入青楼,让她困惑父母对她的感情;到后来她嫁人,父母投奔她,让她走夫家被瞧不起;再到最后父母病逝,是她心中最大的牵绊
子女:为了让女儿们有更好的未来,带着四个女儿离开四川,后又离婚;离婚后跟儿子分离多年
朋友:因为不同的政治立场,对其或拉拢、或利诱或陷害
下属:有同事陷她于不易,侵占她的财产;有同事家庭条件不好,将家属子女托她照顾
其他:在其漫长的一生中,接触的人何其多,那些曾经对她由羡慕生恨的不计其数,在人性的阴暗操纵下向其下绊、或对她的遭遇暗自窃喜
二、“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人生分为两大课题:自我课题,他人课题。人际关系的主要核心是:课题分离并提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董竹君在自我课题上,始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怎么去追求;在维护自我课题上,敢于对一切伸手干涉的人说不,不论对方是丈夫、父母、朋友甚至上级。也能注意尊重他人的课题,对丈夫劝说再三终放弃,对一些国民党立场的朋友进行说服拉拢也不强迫;还有其他种种该点拨点拨,但都不过于干涉,哪怕是女儿、孙子辈的各种大事。
三、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这个董竹君做得真的很不错,能够与人为善,把他人当做伙伴,并且时刻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在青楼、在四川老家、在创办企业中、在地下革命工作中、在建国后参加妇女工作、政协工作、在监狱中跟狱友之间、在出狱后跟家人在一起等等。
建立共同体感觉的三个办法: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整体,有自我接纳产生不惧背叛的他者信赖,由信赖而视他人为伙伴,从而对伙伴进行他者贡献,有贡献产生价值感,进一步促进自我接纳。
按照阿德勒心理学的论断去分析董竹君的一生,能够发现她是在有意无意的运用三个办法去建立共同体感觉。首先是接纳自己,回看她所做的事情,没有强迫自己去委曲求全的;
出于对自己发自内心的认可她对周围的各种人际关系产生了不惧背叛的他者信赖(过于这一点,“不惧背叛”是最难做到的);
因为信赖就会视他人为伙伴,包括丈夫、婆家人、投资人、下属、战友、哪怕是与她道不同的黑帮、国民党等;
既然周围都是伙伴,那她就心甘情愿的进行了大量的贡献,在她的回忆中,经常会有失散多年的旧识或他们的家属来找到她、感激她;
在他人的感激和回馈中,她更感到自己的价值,增加了更多的使命感,使她会为了让妇女提高收入在四川创办企业、在上海被冤出狱后为了家人和劳苦群众创办饭店;
她在当时的条件下创造了女子不能达到的天花板,得到了各界的青睐和欣赏,进一步带来了更多的自我接纳。
如此形成了完美的良性循环。
四、被讨厌的勇气
不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更不需要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人际关系中首先是自己,要将人际关系之卡掌握在自己手里,当我下定修复关系的“决心”的时候,对方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么看我、对我主动靠近持什么态度等等,与我都毫无关系。
董竹君的一生都在为了自己而活,不去满足他人的期待;更没有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任何人,始终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自己,当她想要解决自己的各种问题时,都没有去猜测别人会怎样苛责于她,比如她要离婚时,做好最坏的打算,也要把握自己的人生;比如她要扩建饭店时,勇于去找到杜月笙,跟个黑帮头子过招,在刀尖上行走;比如在她被冤入狱时,为了能出狱,敢于去许诺空头支票。
整个她的一生,就像一个神话,是个开挂了的人生,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几辈子的宽度、高度、深度,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