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金融小白的第八篇文章
2018年走过还没有十天。
我们就写出了2019年的目标。
我一定要完成2018年还未完成的计划
还要补上2017,2016剩下的计划
看着这段话,很多人会忍俊不禁。但仔细想想,又有多少人确确实实是这样做?
壹
有人在年初计划着要在今年看完100本书,刚写完计划便立刻火急火燎的在购物平台上下了单,或者是在阅读app上一批一批的点直到支付宝上的账单连刷几次都刷不完。
一年过去了,崭新的书籍连塑料膜都未拆掉,你好不容易下载的图书静悄悄的躺在账户里,阅读时间仍是大写的零。
有人计划用多长时间减去多少体重的同时练出腹肌人鱼线/马甲线,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手机上安装了一系列内存都快不够的keep,薄荷,nike等等健身app和减肥饮食计划app,钱包里早已买好了周围最近的健身房会员卡。
今天早上上班要迟到了,没时间弄精致的减肥餐,随便吃点什么凑合吧;
今天都要累死了,回到家先犒劳犒劳自己吧,减肥餐以后有的是时间吃;
明天一定去健身房,今天只是凑巧没带上毛巾,凑巧喜欢的老师没过来;
明天反正要去商场逛街,在哪里运动不是运动,就不用再另外去健身房;
『如果你真的需要什么理由,一万个够不够』
看见别人吉他弹得帅气,所以买好吉他下好视频课程只待好好训练一番;
看见别人成绩名列前茅,所以打鸡血似充满能量只待明日让你高攀不起;
看见别人唱歌堪比歌星,所以购置话筒内置声卡网上课程准备士别三日;
常有人说,你的计划坚持不下去,是因为少了金钱的刺激或惩罚。于是,你满心以为这么钱买来的课程买来的教材,这么完整的计划,新的一年的你再也不是吴下阿蒙。
可年末,
吉他放在角落,铺满了灰尘;名列前茅的成绩里也没有你的名字;依旧五音不全的你每次碰到别人约你去KTV,依然用着自己都不相信的借口拒绝。
后来的你,才发现,
坚持最多最长久的事情竟是坚持不下去。
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而你还是年初的你。
贰
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那样喜欢给自己制定各种计划呢?
对成功的渴望与执着驱动着我们完成一个一个被分割、易实现、易量化的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定时定量的完成,我们最终的目标也将自然而然的完成。
可是,又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会完成不了自己的计划呢?
著名心理学家Kahneman和Tversky(1979)首次提出规划谬误这一概念。基于他们的观察,科学家和作家在拥有相当多的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前提下,仍然总是倾向于低估一项任务所必需的完成时间。看吧,以后不用为自己没能“吃一堑,长一智”而愧疚了,科学家也这样。
人们在估计未来任务的完成时间时, 倾向于过度乐观, 低估任务完成时间的一种现象,叫做规划谬误(planning fallacy)。规划谬误是人们对一项任务需要的诸方面因素作预测时,倾向于对达成目标的时间、成本和努力做出高于实际的乐观估计,这是一种认知错觉(cognitive illusions)。
受此认知错觉的影响,我们不仅会忽视完成计划所需要的条件,更会一心沉醉于目标实现的满足。
“有时候我们会变成引诱自己的恶魔,因为过于相信自己脆弱易变的定力,而限于身败名裂的地步”
————莎士比亚
人总是趋利避害的。
当我们完成计划时,我们的内心会告诉我们:嘿,你很棒,你即将完成这些计划。
可当现实的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去完成这些计划时,我们回本能的避害似的采取拖延、抵触等行为以事实上实行不作为,最终,当初那些信誓旦旦制定的计划也只得束之高阁。
一旦计划完不成了,损害的不仅是我们的心理状态,更是我们的未来。
计划完不成的失败感总会从心里油然升起,更不去说长此以往在心里埋下的自责、自卑、怀疑自我的心魔:
我 = 一事无成
叁
那我们应该怎么完成计划呢?
仔细想一想,每次计划没完成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计划设得过于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所以第一天没完成计划、第二天没完成计划,后面需要做的越积越多,就更不想再去做什么了;
是因为计划没有设置任何有效的奖惩措施,完成了计划也得不到任何快乐的满足感,未完成计划也不会出现任何惩罚;
还是因为计划途中陷入了不断怀疑、否定自我的恶性循环,于是大量的时间被浪费在了这个找不到出路的牛角尖里;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强大张力
不屑于去制定低级目标,而是去制定高远的计划是在讨好理想自我,告诉它:我很好,你看我即将完成这些事情。所以刚制订计划后,理想自我会有一种满足感,像一个严肃的家长满意地对孩子点头说:“嗯,不错,有志气”。但现实自我却无力或者不愿意完成这些计划,所以会拖延、抵触、低效,最终,那些计划不了了之。此时,理想自我不高兴了,它会不断攻击现实自我,愧疚感、不安感,自卑感持续地产生。
比较高大傲气、缺乏弹性的理想自我的根源主要来自于自我能力的赞赏、过度期望以及过度攀比。
因幼时某项突出的能力而深受老师家长的赞赏,以至于自身过度执着于这种满足;
因父母的过高期望内化为孩子自身理想自我的要求,从而终生为实现父母的理想而活;
因周遭环境过多的攀比与评价,致使自身害怕得到差评,贪婪于好评;
这种强大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张力,让他们经常对自己不满意,这种不满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候,甚至需要利用自欺欺人的方式(制定自身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计划)来平衡内心,如果他们不这么做,他们的痛苦会更加强烈。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长大的,一直按照别人的标准活着也缺少了对自我的清晰认知。
这并不是我们的错,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告诉我们的是考试一定要考满分,成绩一定要是第一名,一定要考上清华北大,而一旦我们做到了,便会有相应的奖励,因此我们也形成了一种惯性,必须成功必须赢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否则就是差劲的。
解决方法是收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张力,降低理想自我的要求,去认同现实的自我:成为你自己。客观准确的评估你自己,包括优点和缺点同时存在的普通人,并为这一点而自豪。同时,培养出对小小成绩的满足感,而不是执着于某一项荣誉不可自拔,更重要的是放下父母长辈对你过高的期望。
让生活变得艰难的,从来都不是现实,而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积极的奖励与消极的惩罚
一定要坚持玩游戏
一定要坚持锻炼身体
一定要坚持早睡早起
第一个听起来总让我们觉得很陌生。为什么一般人对于玩游戏从来不需要用到“坚持”这个词,但是对于健身就会?
因为游戏总是不停地给你正反馈,
比如距升级还差10%经验值、
打完这个任务就能获得新装备、
打完这个副本可以收获新材料;
而健身不仅不能迅速给你正反馈,它带来的负反馈(身体酸痛)却非常迅速,所以在计划中加入奖励,例如体重或围度达到某个目标就买件更显身材的衣服,这样当收到周围人的鼓励时自己也更有动力锻炼。
但不管怎样,新年的计划是我们的第一步,也是良好的开端。
人生是很短暂的,与其追悔从前,不如从现在这一刻起,计划好,实行好,不要颓废,慢慢来,你将终会实现你的价值。
以上手绘图均来自于http://huaban.com/
(原创不易)
动动小手点下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