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谦斋,与张可久同时代人。曾在大都做过京官,后隐寓杭州,成了一个“簪缨席上团坐,杖藜松下盘桓”的富贵闲人。散曲现存小令十七首。
寨儿令 叹世
手自搓,
剑频磨,
古来丈夫天下多。
青镜摩挲,
白首蹉跎,
失志困衡窝。
有声名谁识廉颇,
广才学不用萧何。
忙忙的逃海滨,
急急的隐山阿。
今日个平地起风波。
【注】搓:双手摩擦;摩挲:抚弄;蹉跎:虚度光明;衡窝:极简陋的住处。横,横木为门的意思;廉颇:战国时赵国著名将领,屡建奇功。但开始无人赏识;萧何:西汉开国名臣,足智多谋;山阿:山中曲折隐蔽的地方。后作隐居地的代称。
这支叹世的散曲,从名将的不被赏识,名相的被遗弃不用,结果虚度年华写起,得出了“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之结论。“平地起风波”,是对古代仕途险恶的深刻总结。
作者以辛辣之笔,夹叙夹议,艺术地概括了元代社会扼杀人才的弊政,把宦沉浮、仕途凶险刻画得十分深刻形象,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此作言词简短,愤懑之情溢于言表,风格苍劲奔放,亦是作者由官而隐的经历和感悟。
水仙子 咏竹
贞姿不受雪霜侵,
直节亭亭易见心。
渭川风雨清吟枕,
花开时有凤寻,
文湖州是个知音。
春日临风醉,
秋宵对月吟,
舞闲阶碎影筛金。
【注】直节:指竹竿的外形;亭亭:形容直立的样子;渭川:即渭河,黄河的支流,横贯陕西省中部;花开时有风寻:竹花开时会引来凤凰。《生子·秋水》云:相传凤凰“非练实”(竹实)不食”。竹子不常开花,更不结籽;文湖州: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晚年被任为湖州知州,未到任即去世,人们尊称他文湖州。文同以画竹著名,有作品传世。
这是一首咏竹之作。曲子赞颂竹子坚贞高洁的品质,实乃作者秉性之自我表述。首二句正面歌咏竹子不畏霜雪的“贞姿”和“直节”玉立的外形特征。次三句以作者的赏识、凤凰的喜爱、画家的追慕,从侧面烘托出竹子高洁的气质。后三句进一步刻画竹子的各种姿态:在春风中它们像醉酒似的摇曳不定;在秋夜则枝叶瑟瑟作响,有似诗人对月吟咏;光线洒过竹影投射在庭阶上,闪闪发亮,耀眼夺目。
全曲将自然景物之客观描写与作者的主观感受融合在一起,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显示出作者对竹子由衷的热爱,体现出作者坚贞正直的品格特征。
水仙子 贺文卿觱篥
薛阳霜夜楚江秋,
太乙西风莲叶舟,
贺郎近日都参透。
占中原第一流,
尽压绝前代箜篌。
起赤壁矶边恨,
感铜驼陌上愁。
名满皇州。
【注】薛阳:即薛阳陶,唐时以觱篥的奏技名闻天下;太乙:即终南山;箜篌:古代弦宋器,像瑟而较小;赤壁:用苏轼《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典;铜驼:用陆机《洛阳记》“铜驼陌上集少年”典;皇州:京城。
觱篥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此曲是写给当时一位擅长这种吹奏乐器的音乐家的。前半篇写贺郎既得到前代觱篥演奏皆家技艺的精髓,又能参悟道家精神西脱旷放的真谛,这使他的演奏技艺更加炉火纯青,自成-格。后篇写贺郎的演奏具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那凄厉悲凉的乐声使听者牵愁起恨。全曲借助前代的掌故,使有限的篇幅蕴含了深广的寓意,同时又酿造出清旷、悲伤的氛围,这种构思和运笔,着实颇为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