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产下儿子第二天,母亲便在热闹中把我叫到一旁说:“明天回去给你太公、太婆、公、婆烧个纸”,前前后后的忙了几天,身体疲惫,便搪塞了几句,但没拗过母亲,母亲说这是规矩,“得了孩子,满三早上要去坟边给自己祖先烧纸”。
于是,第三天早上便备了香、纸、鸡、酒等祭祀用品和母亲一道从县城回村。
太公的坟正好在公路边,把车停好,取出一应用品,清明只过了几个月,坟周围便长满了差不多人多高的密密麻麻的各种杂草,刚下过雨,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到拜台前面需要拨开那么深的杂草,全身都得湿透,于是便在坟前的大石块上摆上祭祀用品,烧纸燃香。
三缕青烟,我在太公坟前拜了三拜,母亲半蹲在地上,随手折了一根草杆,挑开没有燃尽的纸,待纸准备燃尽的时候,母亲平静的对着太公的坟絮叨:“黄山有后了,今天特意来给太公烧纸,要保佑他们以后健健康康的”。
心里突然震动了一下。插好香,坟前倒酒,收拾好,转身,此时又下起雨,整个寨子烟雨笼罩,迷迷茫茫的。山,依旧是那几座熟悉的山;山脚下,竹林旁,依旧是那几处房屋;河里,依旧趟着水…只是,这一刻我感觉突然懂了这熟悉的山水村寨,并和它们心意相通了,我好像能感觉山的呼吸,水的流动频率,甚至恍惚的觉得,此时村寨,也是彼时太公太婆的村寨,一点模样都没变。
回来数日,一直忙着照顾小儿,很多事都撂下了,但是和老家山水心意相通的感觉不时地在大脑中涌现。
一点寒意,几片落叶,入秋了,入秋的村寨显得有点寂寥,但似乎更适合思考。近段时间,因事来来回回几次往返于老家和县城,每次过老家房子对面的公路,总是把车慢下来,思索着那天的感觉。
我从祖辈来,身上流淌着他们的血脉,如今他们化做山水了,我便连着这山和水,或许,若干年后,像我的祖辈一样,我也会埋于这生养我的地方,再若干年后,全部化为泥土,随着河水,应了微风,成为这里山、水的一部分,我的后辈继续生活在这山水间,这也许就是心意相通的原因吧。
家乡这个词好像不适合思索,更适合感受,再回去,已没有那种心意相通的感觉了,山还是山,水依旧是水。只如今,在公路转角处,熟悉的山熟悉的水迎我如父母遇事开始小心的询问儿子意见的父母,看我再也不是肆意撒欢的小孩了。
三十几年我用懵懂在领味家乡的表面姿态,它报以我宽容,如今我用一刹那明了家乡的灵魂,我要报以它什么呢?
至于母亲说的“香火”,尚未到一定年龄,体味不到彼时心境,不敢妄言,它是一种世俗,代表着一种世俗,或许,俗世生活才是我们最真的状态呢,它往往元气充沛,记录着我们生活的过往,更指引着生活的走向。
当然,重男轻女的思想是万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