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电影,百感交集。
男主是一名犹太人,和年幼的儿子一起被抓进集中营。他骗儿子这是一场游戏,积满一千分可以坐着坦克回家。影片结尾,孩子笑着扑进母亲的怀里,却不知道父亲已被杀害。
“这是我的经历,这是我父亲所做的牺牲。这是我父亲赐我的恩典。”
亮点一:男主
刚开始,男主其貌不扬,举止疯癫,虽然有些可爱、幽默、抖机灵。直到坐上车去集中营,他真正的品质才展现。
男主坐在车上,抱着睡着的孩子。前一秒还在给孩子编故事,告诉他一定会充满惊喜。后一秒,一脸懵的男主问对面的老人:“他们带我们到哪去?”从人们恐惧的神色折射出男主慌乱的心。这招写文的时候也可以用:描写惊恐的群众,再让主角像他们询问、求助。
被迫劳动时,男主抱怨,想放下大石块却因为队友一句“他们会杀了你”又直起腰。结束后,他抱着儿子歪歪倒倒地走向床时还记得编故事,笑着说自己得了48分。写文章经常说:有血有肉。一个真实的人被抓起来,惊恐、发牢骚,很正常。在这种情境下,添加儿子这一人物,父亲骗孩子玩游戏,并且装得很开心。两者结合,符合逻辑,而且凸显出父爱的伟大。
结尾时,男主被军官押着拐进角落里,镜头打在那面墙上,只听见枪声,军官随便地架着枪跑出来。如此伟大的人却被践踏,很可惜。不过,让观众产生这种想法的作者,男主的塑造已经非常成功了。
亮点二:对比
温柔的父亲抱着熟睡的孩子,走到一个尸体堆前,面露恐惧,倒退着走开。在现实面前,男主和儿子如同蝼蚁。集中营中,欢声笑语不过假象,堆堆白骨才是真实。
影片前半部分幽默、温馨,节奏平缓,后半部分平淡中透着惊恐,温暖中带着无力。前后对照,漫长的铺垫让后者的精彩更加出众,如同淤泥中的莲花。
亮点三:爱情
女主明明不是犹太人,却为了丈夫孩子上了那辆生死未卜的车。
集中营里,男主和孩子偷偷用广播给女主报平安。“早安,公主。昨晚我整晚梦到你,我们去看电影······”“妈妈,爸爸用轮车推着我,但他不会推,笑到我肚子疼。我们领先了,今天有得多少分······”女主的目光瞬间明亮。
最后男主为了通知女主不要坐上车,扮成女人四处寻找,被军官发现后,押去杀害。这样勇敢的爱情,默默上演,消失于枪声中。
把爱情展现在细枝末节里,比说一万句我爱你更精彩。虽然我也爱韩剧里面小清新的拥抱、kiss,但作为一个写作者,真正的野心还是这样不经意的深情。
我:这影评的逻辑不通顺,但是因为是随情而生,所以我就想到哪写到哪,不做细究。写作,需要质量,但最重要的还是提笔。习惯用文字表达,再调整文字表达方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有自嗨式写作者,加油。愿终有一天,写作,不仅仅是自嗨。
我是简书园烟向晚,法律人、吃货、行动派,希望我的文字对你有帮助(^_^)!
欢迎多多点赞,关注小圆~这样我们就能一起进步啦!
更多文章分类查看请点击园烟向晚作品集(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