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进入到课堂,肖老师就告诉我们,学习,不仅仅是聆听老师的授课,而是在走入教室的那一刻就要不断地觉察自己的感觉。三天的学习下来,我对这一点也有了更深入地体验。
在与父母和爱人女儿的链接活动中,我能透过自己的一次又一次的表达,真实的感受到来自于亲人的那份爱,而且那份爱给与的力量也推动着我,一次又一次在表达中更坚定更有力量,不再怀疑,不再质疑。那份爱,一直都在,而我只需要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学会表达,学会“爱要大声说出来”学会“爱要勇敢做出来”就可以了,回来后,和爸妈说话,一遍又一遍提醒自己语速再慢一点,内容再多些,甚至敢对老爸说,爸,咱俩抱一下,让我也多一些力量。那一刻,我看到老爸脸上分明是笑的,让我吃惊的是,竟然没有被拒绝,我真的太高兴了。
在与女儿表达爱的环节中,我每一次表述都会情不自禁地把“孩子”说成“女儿”,我觉察,其实我得知我生下一个女孩时,我内心是排斥的,我怨过“为什么不是一个男孩”,虽然这个念头只是在心里一闪而过,但它已经种在了我的心里,当觉察到时,我就有意的把“女儿”又改成了“孩子”,从不习惯到习惯,到坦然地说出“我接受她是我孩子这个事实”我心里轻松多了。回到家,对此事,我还向女儿做了忏悔,我真诚的对女儿说,也许是,妈妈太渴望自己是一个男孩,于是就把这种想法放到了你的身上,从现在开始,你尽情地做自己,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模样就好。当这番话说出时,我主动和孩子拥抱了一下,那一刻,我觉得我已经把这样一颗种子从我的心里拿掉了!这种感觉真好!
当解读团队含义时,我分明觉察到那个“时时向后缩的自己”;当要商量派两名队员出去时,我觉察到,我也想第一个站出来承担,但“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的那个自己;拼报纸活动分享环节,当有学员或多或少对他人或其他团队根据自己的标准开始进行评判时,我觉察到自己心里立刻很不舒服,进而气愤,进而愤怒,如若往日,我会又要有言语上的还击,此时,我觉察到,平日与人相处,我依旧处在情绪层面上,情绪是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如何管理情绪,取得我们希望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同时也看到自己平日中也好一味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评价别人,结果别人不高兴,自己也不开心,拉低了自己和他人的能量,觉察到今后自己更要“不评判,不否定,多鼓励,多肯定”。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时时刻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感知自己思考事情、处理事情的一些思维定式,将自己从原有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通过学习更好的学会看自己,看别人,与人相处,我们就能获得一个别样精彩的人生,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幸福他人,也幸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