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要到了,母亲的生日也快要到了。
我突然很想要写点什么,关于母亲。在此之前,那些上学时老师布置的“我的母亲”之类的作文,我都是编的,幻想的,一个和别人差不多的“母亲”。
说来惭愧,作为女儿,在家里又是排行老大,几乎没有真正记录过关于母亲的点滴回忆,就连合照也屈指可数,也从来没有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跟母亲说过“我爱你”。
只不过,今年的母亲节我也依然没有打算说那三个字。
不是害羞,是因为母亲根本听不到。即使我站在她跟前,比着口型说给她听,她也不大会懂吧。是的,母亲是个聋哑人。
【01】
母亲养育了我们姐弟四个。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又不善与人沟通,家里全靠父亲一个人做些木匠活,养活包括爷爷奶奶在内的一大家子人。
年轻时候的父亲脾气十分暴躁。母亲表达能力有限,经常一件小事指手画脚了半天依然说不清楚,跟她讲又讲不明白,往往急得是面红耳赤。或许是母亲的自尊心太强,抑或是心里藏了太多的苦,即便是说不明白也听不清楚,母亲还是喜欢用她模糊不清的语言,不停地叨叨叨。碰上父亲的火爆脾气,马上就意味着一场鸡飞狗跳的战争开始了。
在锅碗瓢盆的破碎声里,我只能护着弟弟妹妹躲在角落里,全身发抖,“嘤嘤”地哭,那种害怕绝望和无能为力,至今回忆起来,眼泪还是会不争气地流下来……只是从小到大,这样的大吵大闹、小吵小闹,几乎从未消停过。
所以从懂事的时候起,我就尽量让自己乖巧,不惹麻烦,但唯有一件事例外。每当村里不懂事的毛孩子远远的看见我,就用轻蔑嘲笑的口气地使劲喊:“哑巴的女儿!哑巴的女儿来了!”这时候的我,早已顾不得对方是比我矮小还是高大,扑过去一顿扭打,最后总是弄得浑身淤青满身泥巴,回到家被母亲“念叨”时却拼命忍着一声不吭。甚至严重到用石子把邻居家小我一岁的小男孩额头扔出血了,后来那小毛孩再也不敢触犯我的禁忌,远远地看见我就躲开。
这些,母亲是不知情的。
【02】
母亲的世界很简单,想要表达的也不多。她虽然只会说一点简单而含糊不清的词语或音符,但是跟她一起共同生活的家人,还是能够明白她大部分的意思。但只要与母亲一同出门,就必须要充当她的“翻译”。遇到熟人,眼光里尽是怜悯,遇到陌生人,则是诧异。那些灼人的目光,在我幼小的心里,撒下的是自卑的种子。
小学的时候,学校离家远,中午都是带饭盒去吃的。有时候火急火燎地出门,就忘了带饭盒。母亲就要急急忙忙干完农活,赶在快到饭点时间,翻过一座山,再走二十几分钟的小路赶到学校给我送饭。每次我都准准地堵在学校门口的马路上,接过母亲的饭盒,再催促她赶紧回家。
记得有一天,母亲来的比较早,下课铃刚响,她人已经在操场上了,碰到了正往外走老师和同学。出于对女儿学业的关怀,她上前找老师“聊”了几句。看到一头雾水的老师和周边同学诧异的目光,我冲了过去,抢过母亲手里的饭盒,把她推搡着出了校门。我忍着眼泪朝她吼: “回去!”母亲见我生气了,喏喏地想要说点什么,终究什么也没说出来,转身往家的方向离去……
儿时的我,对待母亲的态度,总是那么不耐烦,甚至是逃避。为了远离这个家的战争,我早早地转学去更远的寄宿学校上初中,高中,一个月才回去一次;大学去了省城,一个学期才能回一次家;结婚更是选择了要转好几趟车,早上出门要辗转到晚上才能到的外地,回去的次数更是少之又少……但只要每次回去,家里的餐桌上总能比平时丰富太多太多。
曾经最久的一次,是大学毕业后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三年都没回过家。偶尔打电话回去,母亲也听不到我的声音,更无法与我通话。只能在问明父亲是谁的电话后,从他或高兴或忧愁的表情里,猜测着我的近况。有一次父亲病倒了,可把母亲吓坏了,只剩下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幸好几个叔叔和姑姑把父亲送到医院,轮流照顾了好几天。几个姨妈和舅舅也去了医院探望。得知我在外面呆那么久都没有回家,几个亲戚立马就炸了。平时最疼我的二姨,在电话的那一头,语重心长地说了很多,尤其说到父亲母亲多年来的辛苦和难处,电话这头的我,早已泪流成河……
【03】
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她的母亲,也就是我的亲外婆,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由于没有人照顾,在母亲两岁的那一年,一不小心掉进水塘里,等救上来的时候,已经呛了好多水,侥幸救回了命,耳朵却失聪了。
母亲从此活在了安静的世界里,却“热热闹闹”地生活了五十多年,到现在也不曾改变。
在那个时候的农村,别说医疗,就连生存条件,都特别差。但是外公特别疼母亲,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尽量满足她。可能是因为歉疚吧,也因为母亲是他最小的女儿。这种宠溺,养成了母亲太过于自尊和任性的性格,以至于到现在老了都还跟个孩子一样,顺着她最好。虽然她听不到,但外公还是强行让她跟随附近那些健康的孩子一起上了两年学。那会儿周边十里八乡也没有一所可以供聋哑人上学的学校,在正常的学校里母亲自然是学不到什么的,所以她既说不来话,也不会手语,只是认得了几个字,但与外人沟通交流,依然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母亲最终退学了,是她自己提出不愿意去。因为无法与老师和同学正常交流,在那样的学校,她过得一点儿都不快乐。
【04】
长大后的母亲长相不错。如果不开口,没有人会觉得她是一个残疾人。母亲与父亲的婚姻,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在他们三十几年的婚姻里,因为难以沟通的原因,夹杂了太多的不理解,不痛快,太多的苦和泪……若不是为了我们这几个孩子,或许早已一拍两散也未可知。只是,他们都忍下来了。
母亲对我们的爱,一点儿也不比其他健全的母亲对她们孩子的爱少。而我却明白得太晚。
自从那次和二姨谈过以后,我才觉得我理解了母亲,也理解了这个家。 会经常回到家里,会陪着母亲慢悠悠地“聊天”,也愿意陪她一起出门见七大姑八大姨,一遍遍充当她的翻译,不厌其烦。反馈回来的,都是母亲好福气,有这么乖巧孝顺的女儿。母亲的脸上,便会荡漾着花一般的笑容。
虽然很多时候还是会被她的坏脾气气的够呛,但已经没有了年少时的哀怨和愤恨。等到我自己也做了母亲的那天,经历了极度的痛苦和喜悦后,才真正感觉到“世上只有妈妈好”。幸好,母亲还在,身体健康,让我有机会,下半辈子都做您的“翻译”。
明天是您的节日,好想对您说一句:“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