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学习》作者斯科特·扬是一个超级学霸,他曾在一年时间内完成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四年教学计划的33门课程,曾在一年内学会了中文、韩语、西班牙和葡萄牙语四国语言。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家庭教育背景有关,与其个人智商有关,更与他独到的3个学习方法息息相关。
—1—底层知识
底层知识是什么?仿如人类社会普通的老百姓,更如高层大厦的底层基石,它就是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支撑某个观点的基本逻辑。举个例子:
孩子不听管教怎么办?
学生不听老师的话怎么办?
下级违抗上级怎么办?
表面看来都是“不听话,怎么办?”有的专家会跟你说: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场景也会有不同的对策,没有统一使用的办法。如果我们换种思维想一想,探究一下它的底层逻辑,便会发现他们共同的问题其实是 “如何能更有效地影响别人” 。如果掌握底层知识,比如学习如何影响别人的技巧,那这三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就能同时迎刃而解。
一个领域的底层知识的掌握能够加速我们知识的快速习得。获取底层知识最快的方法,就是向专业人士请教。如果你想学健身,练出马甲线,可以先把具体问题都列在纸上,比如自己多久健身一次更合适,用什么样的器械更好等等,然后让健身教练帮你发现这些问题的共同点。这时他可能会先给你讲解人体肌肉的构造,后讲解具体练习动作。这样一来,当你以后再遇见问题,就可以追根溯源、少走弯路。
—2—整体理解
解决问题,需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犹如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所表达的结果只是象的局部而已。如果我们学习的时候各个知识点彼此分割而不整合,必然费时费力而无任何效果。放得越宽联系越广,运用得更加自如。比如乔布斯在设计苹果手机之前曾经学过素描,苹果手机的简洁、流畅就得益于他对自己知识整体理解后的运用。
我们如何训练自己的整体理解能力呢?方法很简单,可以把所学知识的关键词写在纸上,然后看能不能用几句话讲清它们之间的关联。或者画成思维导图,结构化后也更容易发现弱点和遗漏,大脑中连接城市的高速公路才会越来越畅通。
—3—巧妙自学
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只有10%是在课堂中发生的,90%是需要在社会场景中或是经历中习得的。所以自学与自悟就变得非常重要,有三个小技巧:
一是类比。
类比是在陌生知识和熟悉知识之间架一道桥梁。学习新知识、新概念的时候,适当的运用类比技巧会比较省力。
二是想象。
想要加深记忆和理解,最好的方法是在脑海中想象一幅场景,人的大脑结构更适合记住有画面感的事物,比如你背诵一首古诗,想象诗里描述的景物;学习家居设计,想象一个房间真实的样子。
三是转述。
设想你是一位老师,正试图教一名菜鸟学这个知识。你把你的解释都记录下来,可以写在纸上,也可以录音,当你感觉解释不清楚时,就停下来去看参考资料、听讲座或者听别人讲解,直到搞懂了,再把解释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