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气东升
昨天下午,买了两张两点二十分的《长津湖》电影票,在支付宝里面购买的。好座位一分钟秒抢,真应该提前一天订票。看完,意犹未尽,虽近三个小时,可觉得还没有看够就结束了。电影拍得太好了,影片成功了。在短短八天,创造了34亿多,票房一路飙升,网络“逆跌”再形容不过。打破了一个个神话,有人还留言:只有吴京能打败吴京。超越《战狼2》估计指日可待,《长津湖》已经开创了国庆档十几个第一,成为现象级存在的神剧,国产红色经典电影的标杆。
相信看过影片的小伙伴多少都会有收获,无论是真实的战场场面,还是宏大的战争效果,都堪称国内顶级制作。
看完希望有续集,因为电影中存在多处疑点。
比如,黄轩饰演的毛岸英为什么要拼了命的去找回那张地图,段奕宏饰演的谈子为到底有什么英雄事迹,欧豪最后出场英勇献身又与剧情有何联系?
其实《长津湖》那场战役的前前后后曾涌现出无数的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影片只选取了一条故事线把战役复原,而藏在剧情背后的故事更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
《长津湖》最初的一个剧情中,黄轩饰演的毛岸英勇敢的选择参战保家卫国。
可惜,美国空军很快侦查到了志愿军的指挥部所在,就当空袭来临之际所有人都躲进防空洞里,唯独毛岸英勇敢的冲出去保护地图。
牺牲一个人换一张地图到底值不值,为何一张地图会变得那么珍贵?
要知道当年志愿军入朝作战时,手里拿的地图全都是日本投降时遗留在东北的资料。
当时日本绘制的朝鲜地图不仅精度高,而且比例准确,唯一的缺点就是时间太久了有点过时。
抗美援朝打响后,志愿军靠着这些军事地图部署战略计划,而毛岸英当时营救的地图无论是尺寸还是精度都是最宝贵的一张。
如果没有地图,战士们就会迷路,战略部署也将会混乱不堪。
当时在“长津湖”战役打响后,志愿军第58师奉命到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参加对敌军的战斗。
结果他们手里拿的日本绘制地图就因为时间太长,地貌产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整个师迷路耽搁了时间。
等到他们赶到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
所以,毛岸英牺牲的那一个举动是发自内心的,那时候的地图甚至比生命还要宝贵。
在《长津湖》中,段奕宏饰演的谈子为被称为“打不死的英雄”,但是影片却从来没有讲他到底有过什么英雄事迹。
其实谈子为这个人物曾真实的存在于志愿军中,而谈子为最英勇的事件就是影片最后的举动“巴祖卡打飞机”。
“巴祖卡”是美国在二战时期装备的反坦克火箭筒,它的穿甲弹可以有效的对抗坦克,曾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战争中。
当时志愿军中“巴祖卡”的数量屈指可数,弹药更是珍贵无比,能够熟练使用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因此志愿军是严格控制步兵对空使用“巴祖卡”的,因为它的平射距离只有100多米,对空打飞机不仅会暴露自己,而且命中率太低,浪费弹药。
谈子为在影片最后,带着“巴祖卡”爬上山坡对准俯冲而下的飞机,一发火箭筒就击中了机翼,这种应变能力及熟练程度堪称是一个奇迹。
这一举动其实无异于变相牺牲自己,而他不仅打中飞机还活了下来,所谓的“打不死的英雄”由此而生。
在《长津湖》影片结尾,出现了一个与剧情相关性不大的事件,欧豪饰演的杨根思抱着炸药包跳入敌群英勇牺牲。
这起事件曾真实发生在“长津湖”战役中,甚至可以单独拿出来拍成一部电影来纪念。
杨根思当时受命在长津湖南侧小高岭阻击美军,他们三排成功阻止了美军8次进攻。打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杨根思英勇的选择了同归于尽。
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杨根思同志追记特等功,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而他生前所在的连队也被授予“杨根思连”。
《长津湖》虽然只给了杨根思短短的几个画面,但是他的连队所承载的故事却是整个战斗中最悲壮的。
影片真实还原了当年那起战役的伟大与悲壮,虽然志愿军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长津湖”战斗的损失依旧非常的巨大,现实比影片更加的残酷。
数倍与美军的兵力部署,加上志愿军战士顽强不屈的作战精神,最终才换来了“长津湖战役”的全面胜利。
《长津湖》让历史重现,值得我们铭记!
《长津湖》国人必看的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