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玄奘译本为最流行。为便于理解,分两种白话译文版本呈现。
一、分句注音释义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guān zì zài pú sà
观 自 在 菩 萨。(观察内在,自见菩萨)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行 深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时。(深入的修行心经时)
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照 见 五 蕴 皆 空。(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都是空的)
dù yī qiē kǔ è
度 一 切 苦 厄。(就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
shě lì zǐ
舍 利 子。(菩萨对学生舍利子说)
sè bù yì kōng
色 不 异 空。(形相不异乎空间)
kōng bù yì sè
空 不 异 色。(空间不异乎形相)
sè jí shì kōng
色 即 是 空。(所以形相等于空间)
kōng jí shì sè
空 即 是 色。(空间等于形相)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受 想 行 识。(情欲、意念、行为、心灵)
yì fù rú shì
亦 复 如 是。(都是一样的)
舍 利 子。(舍利子呀)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是 诸 法 空 相。(一切法则都是空的)
bù shēng bù miè
不 生 不 灭。(不生不灭)
bù gòu bù jìng
不 垢 不 净。(不垢不净 )
bù zēng bù jiǎn
不 增 不 减。(不增不减)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是 故 空 中 无 色。(因此空间是没有形相的)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无 受 想 行 识。 (也没有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无 眼 耳 鼻 舌 身 意。(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 六根)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无 色 声 香 味 触 法。(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 等六尘)
wú yǎn jiè
无 眼 界。(没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nǎi zhì wú yì shi jie
乃 至 无 意 识 界。(直到没有心灵所能感受的界限)
wú wú míng
无 无 明。(没有不能了解的)
yì wú wú míng jìn
亦 无 无 明 尽。(也没有不能了解的尽头)
nǎi zhì wú lǎo sǐ
乃 至 无 老 死。(直到没有老和死)
yì wú lǎo sǐ jìn
亦 无 老 死 尽。(也没有老和死的尽头)
wú kǔ jí miè dào
无 苦 集 灭 道。(没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灭)
wú zhì yì wú dé
无 智 亦 无 得。(不用智慧去强求)
yǐ wú suǒ dé gù
以 无 所 得 故。(所以得到与否并不重要)
pú tí sà duǒ
菩 提 萨 埵。(菩萨觉悟之后)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依照心经)
xīn wú guà ài
心 无 挂 碍。(心中没有碍)
wú guà ài gù
无 挂 碍 故。(由于没有碍)
wú yǒu kǒng bù
无 有 恐 怖。(所以不恐怖)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远 离 颠 倒 梦 想。(远离颠倒梦想 )
jiū jìng niè pán
究 竟 涅 盘。(最后达到彼岸)
sān shì zhū fó
三 世 诸 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诸佛)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得 阿 耨 多 罗 三 藐 三 菩 提 。(得到无上、正宗、正觉的 三种佛果)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故 知 般 若 波 罗 蜜 多。(所以说心经)
shì dà shén zhòu
是 大 神 咒 。 (是变幻莫测的咒语)
shì dà míng zhòu
是 大 明 咒。(是神光普照的咒语)
shì wú shàng zhòu
是 无 上 咒。(是无上的咒语)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是 无 等 等 咒。(是最高的咒语)
néng chú yī qiē kǔ
能 除 一 切 苦。(能除一切苦 )
zhēn shí bù xū
真 实 不 虚。(不是骗人的 )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故 说 波 若 波 罗 蜜 多 咒。(所以说心经)
jí shuō zhòu yuē
即 说 咒 曰。(其咒语曰)
jiē dì jiē dì
揭 谛 揭 谛。(去吧,去吧)
bō luó jiē dì
波 罗 揭 谛。(到彼岸去吧)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波 罗 僧 揭 谛。(大家快去彼岸)
pú tí sà pó hē
菩 提 萨 婆 诃。(修成正果)
《心经》解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般若,犹汉语所言之智慧。波罗蜜多,犹汉语所言之彼岸,这里指人生的终极目标,即人生的真理。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就是尘世间所有物质与生命现象的总和。其中,色蕴是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认识的物质形态,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光与温度以及各种味道。受蕴,是指由于和外界各种物质形态的接触,所产生的种种心理感受,如苦乐酸甜等。想蕴,是指由于心理感受所产生的种种性情反应,如善恶憎爱等。行蕴,由于苦乐酸甜等种种心理感受和善恶憎爱等种种性情反应,而采取的行为方式,佛教把这些行为分为善业和恶业。识蕴,人体对物质形态、心理感受、性情反应、行为方式所产生的意念或意识的活动。因此,所谓五蕴,乃是指我们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
这句经文的大意是:观世音菩萨在深入思考人生的终极目标问题时,他透过纷繁的俗世生活,看清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因此超脱了一切的痛苦和厄运。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是梵语SARIRA的音译,即遗骨之意,特指那些德行高尚的人在去世后(火化)遗留于世的灵骨。这种灵骨质地坚硬,呈结晶颗粒形状,堪称神物。所以,舍利非一般凡夫俗子之遗骨,乃是有修行者生前以无量功德结晶所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舍利是一个人在走完他的人生旅程之后的成功象征,舍利子是对成功者的一种尊称。观世音菩萨在这里告诉未来的成功者: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俗世的生活需要生命真义的指引,生命的真义也需要通过俗世的生活去实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俗世的生活中有生命真义的存在,生命的真义也体现在俗世的生活中。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色蕴,也同样适用于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等尘世间所有的物质与生命现象。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观世音菩萨告诉未来的成功者:真正的自然法则是永恒的,既不会消亡或更新,也不会由于人的好恶而有任何改变,也不会增加和减少这些法则中某些条款。所以,生命的真义不会因为物质条件、个人感受、世间百态、我们的视野和意识等而有所不同,不会因为你是否愚昧以及是否考虑生老病死问题而有所差异,不会因为你是否正在遭遇或曾经遭遇过苦难的折磨而有所改变,也不会因为你是否聪明和拥有多少财富而产生变化。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有所得者,有也;无所得者,空也。所以,自然法则是真切可信的,于是我们能够觉悟到自然法则给予众生的那种公正无私的恩情。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心无挂碍,去追随人生的真理。因为心无挂碍,我们就不会畏惧任何困难,就会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的妄想,最终让自己超脱尘世的烦恼。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观世音菩萨举证说明:三世诸佛,就是因为坚定不移地追随了人生的真理,最终成了高尚而又正直、待人平等友好、知道自己何去何从的觉悟者。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从这些成功者的故事中,你就可以知道,人生的真理乃是能够消弭生活烦恼的大神咒,是能够破除人间愚昧的大明咒,是能够带来光明前景的无上咒,是无可替代的无等等咒—它是如此真实灵验,绝不虚无。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所以,《心经》的主题就是告诉各位:去吧!去吧!让我们一起去追求人生的真理吧!希望我们中间的每一位,都能够尽早地成就自己的一生。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