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令我们或好或差的情绪体验,那些感受一直在我们这里,我们会找到某些人去投射出这些感觉。然后我们在关系中会感到悲伤,快乐,或愤怒。
比如有些人经常将无法认同,无法接受的自己的阴暗面投射到他人身上,把自己从曾经的原生家庭中得不到的温暖,未满足的需求,成长中的伤痕投射给别人,特别是我们的亲人。当然我们也会将认同和喜欢的自己的光明的一面,投射到自己喜欢的和欣赏的人身上。
我们经常愤怒或快乐,其实不是外在的人事物使你愤怒或快乐,是你的愤怒或快乐一直在,是你常无意识的找人去投射你的这些愤怒或快乐。
外在一切的发生都是源于自己的投射,外面的世界没有别人,别人都是派来配合你的演员,你看到,听到遇到的都是你自导自演的。不是因为他们伤害了你让你痛苦,而是因为你内心痛苦才会遇到他们,是你吸引跟自己有冲突的人来到自己的生命里。因为你内在有钩子,所以别人的衣服才会挂到你这里。
《都挺好》中的苏母,苏母本人是重男轻女这一传统观念的受害者,被自己母亲牵连和胁迫,为了弟弟的户口嫁给了没有什么出息的苏大强。苏母会责怪母亲,批判母亲,并扮演受害者。她没办法看到自己的匮乏,也不会为自己的痛苦负起责任,所以苏母的家人承担了她的不同的投射内容。
苏母将精神内部那个对权力屈服的自己投射到丈夫身上,在夫妻之间形成了一段施受虐关系。
二儿子苏明成承担了母亲的正面投射。苏母为了满足成为好妈妈的梦想,将自己的好品质和关爱全投射和倾注到二儿子苏明成身上。苏明成成了苏母满足自我理想的一个道具,他独立发展的机会被剥夺了,他失去了自主探索和受挫的机会,他被母爱吞没长成了妈宝男。
苏明玉女儿承担了母亲的负面投射。苏母厌恶自己的女性身份,身上有强烈的厌女情绪。当她想摆脱这场婚姻,正巧又怀上了苏明玉,她被现实再次击败,她内心产生的诸多厌恶,痛恨和绝望都投射给了女儿。
如果父母投射的内容本身过于负面,孩子就可能接受了这些危险的投射,认同了父母眼中糟糕的自己,从而牺牲掉自己真正的自我认同。
可女儿拒绝接受母亲的投射,她用更激烈的方式反弹回去,让母女关系极度恶化,最后与家庭断绝来往。
强势的母亲真的就造就一个不靠谱的父母,养出一个懦弱的儿子和霸道的女儿。
如果苏母能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意识到大多数时候的不满,不是针对别人,而是自己,如果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女儿的不满其实和女儿无关,她就不会那样忽略女儿打击女儿。真的,我们对孩子的投射,我们很难察觉到自己是潜意识里对孩子的攻击。
虽然投射在人际关系中很难彻底消除,但我们可以变的有觉知。一个人完全没有觉知而忘记自己是谁时,就会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别人那里。在觉知里瓦解的是罪恶,能够在觉知里成长是美德。
孩子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投射,孩子问题的出现是在提醒我们,我们怎么了。我们教育孩子要有觉知和觉察,要有足够的忍耐和接受能力,并努力去认真倾听他们内心,以充足的耐心去看见孩子,而不是按照自己认定的情况,粗暴的处理孩子的需求。甚至无意识的粗暴的把自己的匮乏投射给孩子,那真的是对孩子的一种攻击。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可以重塑我们的再生家庭。原生家庭是一场自己的和解,愿我们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