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外,龙魂山,瑞雪降福,又一年。
一位银须灰袍老者,背挂一剑,剑身通紫,剑柄银制,剑气逼人。剑未出鞘,剑气却笼罩着这位老者,让人看不清究竟是人发出的杀意还是剑发出的杀气。也许这剑气是这人和剑同时发出的,也许这位老者已达到了“人剑合一”的境界。
老者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随冷风吹动银须。他在等人,也在等一场战斗,更是在等一个约定。
老者的眼眸中带着一丝期待、一丝害怕、一丝焦虑、一丝关怀和一份坚信。
期待着与到来之人的一战。
害怕的是这个约定变成一场空。
焦虑着到来之人变得更强。
关怀着世上唯一的知己好友。
又坚信着那个人一定会如期赴约。
心情是复杂的,剑是身经百战的,人是苍老的,气是逼人的。
老者望着上山的路,忽然一袭暖风吹来,似要把这漫天冰雪都融化。若你仔细看,那银须老者嘴角仿佛在笑,因为他知道,那个人来了!
故友相见,思绪也仿佛回到了他们定下约定的那天。
十年之前,龙魂山顶。名震江湖的“电邪”沈殿以半招败于“风魔”龙风,沈殿握着龙风的手,龙风搂着沈殿的肩,两人约定,苦练十年,再来一战。而“风魔”龙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十年之间,各收一徒,苦练武功的同时教给徒弟对方的功夫。也就是说十年之间,沈殿苦练剑法的同时收一个徒弟,教给徒弟的武功不能是自己的,只是龙风的成名绝技“风刀”。而龙风收一徒,授予徒弟的武功必须是沈殿的成名绝技“电剑”。
要知道像他们这样的高手,武功达到一定的境界便很难提升,这就是所谓的“瓶颈”。正是如此,“风魔”龙风才提出了这个想法。因为他俩的名声早已传遍了江湖,教出来的徒弟如果很差,那简直在打自己的脸,而在教徒弟武功的同时,也在逼迫自己研究对方的武功,这对自己何尝不是一种提高?
这位银须灰袍老者正是“电邪”沈殿,而山下来的那人正是“风魔”龙风。今天就是他们约定的日子。
龙风并没有使用什么诡异的身法飞上山来,而是一步一个台阶的在走。步子很慢,却越来越稳。迈出的每一步,步子的力量、角度和时间越来越整齐。力不多一分,步不快一分,位不偏一分。其实在山底的时候,他的心情岂非和沈殿一样,也在期待,也在害怕,也在焦虑,也在关怀,同样也在坚信。步子越来越稳,正说明他在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状态越来越佳。等他到达山顶的时候,他的全身是否已达到了巅峰的战斗状态?他在让沈殿看,看着他一步一个台阶,正如这些年他的武功一点一滴的在提升。这正是龙风心中所想。
而沈殿看到龙风的同时,他的复杂的心定了。心定则神安,神安则力稳,力稳则剑准。龙风到达山顶的同时,沈殿的剑是否也已达到了完美的战斗状态?
等与被等是不是同一种心情?
台阶终走完,山顶必到达,老友面对面。双手相握,紧紧相拥。
“我来的比你早”,沈殿说着这句话同时手上发了一道力。
“我来的也不算晚”,龙风说着这句话同时手上也发出了一道力。
“我以为你来不了了呢”,沈殿又使出一道力。
“你在,我无论如何都会赶来”,龙风也又使出一道力。
“十年来,过得好吗?”,又一道力。
“托你的福,吃的饱,穿的暖,睡的香” ,又一道力。
“徒儿教的怎么样?”,又一道力。
“绝不比你的差!”,又一道力。
“雨儿她好吗?”,又一道力。
“好着呢!” ,又一道力。
······
他们每说一句,每加一分力。十年来想见的人,此刻站在你面前,你握着他的手,他搂着你的肩,像十年前一样。
若说他们是在叙旧,其实他们在进行一场战斗 。而若说他们在战斗,其实他们在叙旧。
对于一个刀客来说,他的刀就像是他的朋友,更像是他的恋人。他的一生都在握刀,他握刀的时间比握恋人的手的时间还要长!友情有时也与爱情同样伟大,同样的令人生死相许。
在这场战斗中,没有飞沙走石,没有昏天暗地。有的只是一对老友,握着手。但这场战斗绝不比飞沙走石、昏天暗地斗的轻松。他们比的不仅仅是内力,更是耐力、定力。
高手相争,力多一分太满,少一分不够,这便是破绽,破绽一漏,败局已定。像他们这样的高手,又怎会轻易漏出破绽?
十成力道,双手紧握,双肩相抵。两人的战斗没有开始,却像从未停止一样。
突然“嘭“”的一声,山顶的积雪不知怎么回事滚滚落下,两人谁也不愿先收力,收力则力弱,力弱则败。谁愿意败呢?而
这变化又让人始料不及,白雪滚滚,雪势汹涌,眼看将两人掩埋。
两人难道要长埋于此吗?咱们暂且不提。
雪崩之前,山下,两少年,手各拿一树枝。
一少年道,“看我一招电闪雷鸣”,将手中的树枝一收一刺,像剑一般刺向另一少年的胸膛。
另一少年,“那我来一招风起云涌”,将手中树枝一横一拨,刚好拨开那少年的树枝。
“电光石火”,只见那少年手腕一转,画出半圆,将树枝由刺变挑,自下而上,变化之快,正如这招式的名字一般。
“风卷残云”,另一少年树枝本来向上,手一松,树枝的首变尾,尾变首,自上而下,刚好抵住那少年的树枝。
“要是真刀你这招风卷残云,首变尾,尾变首就赶不上我的电光石火”,少年嘴上说着,心里却暗叹另一少年此处的变化,当真是厉害。
“临兵斗者,随机应变,风叔叔没教你吗?”另一少年道。
这两少年正是那山顶龙风与沈殿的徒弟。你一招我一式的也在比划。
听到山顶“嘭”的一声,抬头看到山顶的雪其势汹汹,丢下树枝,同时对着山顶大喊“师父!”。
龙魂山雪崩,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